2022年全省中药材应对夏季极端天气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入夏以来,我省频繁遭遇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对中药材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切实抓好中药材夏季生产管理,保障中药材产量和品质,特制定本意见。一、夏季高温、洪涝对中药材生产的影响(一)根茎类药材。7月-9月是丹参、黄芩、黄精、玉竹、西洋参、北沙参、百合等根茎类药材的根系膨大期,也是产量及质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遭遇暴雨,根系难以正常进行有氧呼吸,养分吸收能力大大减弱,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一般而言,水淹72小时以上,大部分中药材的根系将会死亡,造成减产甚至绝产。此外,高湿高温环境为多种病害的暴发与流行提供有利条件。淹水植株的抗病能力急剧降低,导致药材疫病、炭疽病等病害加剧。(二)叶、花、果类药材。金银花、玫瑰花、菊花、红花等花类药材在生长期遭遇暴雨会落花,产量下降;采收及储存时易发生褐变,影响品质。栝楼、山楂、酸枣仁等果类中药材则会影响开花授粉,果实成熟的则会落果;采收及储存时易发生腐烂、霉变,导致产量与品质双降。二、应对夏季高温、暴雨的生产管理措施(一)及早做好灾害应对准备。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落实各项防灾措施。及时检查、维修、保养各类排涝设施,疏通与清理沟渠,确保排水通道畅通。(二)及时排水清淤。及时排水清淤是预防涝灾中药材减产的关键一招。暴雨后,要抓紧开挖排水沟,疏通畦沟、围沟和腰沟,做到沟沟相通,保证雨停水走,尽可能缩短中药材...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5
浏览次数:12
关于2022年中草药体系开展年度考评工作安排的通知各岗位专家、试验站长:根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2年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有关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本体系考评工作的安排如下:1、认真总结编制各自岗位团队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间的考评报告,编制依据为《山东现代农业技术体系考评细则》。“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活动”的案例,一并在考评报告中单独列出。2、同步对各自岗位团队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间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提供报告。3、上述报告提交时间为2022年6月25日。4、组织本体系考评时间为7月15日前,考评方式另行通知。联系人:韩金龙。 省中草药体系2022-06-02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1
浏览次数:15
关于开展中草药体系区域重点问题调研的通知各试验站长: 根据体系2021 年度会议所确定的任务,现将本产业不同区域内重点品种关键问题调查表下发,根据表格中所设品种,自主选择所在区域内的重点品种,并在所选择的品种项下的各栏目中进行凝练填写问题,结果于2021 年12 月30 日下午2:30 发送至秘书长地址。注:1、表中所选品种目录主要根据农技推广站近年中药材生产品种调查结果(仅内部参考)和近期省公布的《省道地药材名录、特色药材名录和“鲁十味”名单》初步确定。各试验站长可根据自行掌握的情况或选择其中,或另作它选,加之亦可。2、各试验站长分别依据各自区域内的重点品种,在各栏中分别依次填写。3、填写的内容条目、要简洁明了。 中草药体系 ...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1
浏览次数:9
关于开展中草药体系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调研的通知各岗位专家: 根据体系2021 年度会议所确定的任务,现将本产业重点大品品种共性关键问题调查表下发,根据表格中所设品种,选择3-5 个品种,在各自岗位领域所对应的栏目中进行凝练填写问题,结果于2021 年12 月30 日下午2:30 发送至秘书长地址处。注:1、表中所选品种目录主要根据农技推广站近年中药材生产品种调查结果(仅内部参考)和近期省公布的《省道地药材名录、特色药材名录和“鲁十味”名单》初步确定。各岗位专家可根据自行掌握的情况或选择其中,或另作它选,加之亦可。2、各岗位专家分别依据各自岗位职责分工,对应填写各自产业栏内的内容。3、填写的内容条目、要简洁明了。 ...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1
浏览次数:8
关于加强2022年度试验站建设工作的意见各试验站站长:为进一步贯彻省产业体系首席专家会议精神,落实落细好本体系任务规划书的年度任务、2021年会精神和协同攻关专家咨询会的措施,对照2022年度任务书,现就本年度更好推进试验站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敬请各试验站研究参考执行。一、工作总要求1. 进一步明确试验站建设的功能和工作定位。要始终把“做好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示范、熟化集成和推广,建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产业、带动生产的综合试验示范基地”作为试验站建设的主体功能和主要工作定位。2. 进一步明确试验站建设主要工作任务和思路措施。要坚定把“示范推广”和“基地建设”一体化推进作为首要任务和工作主线,统筹好年度任务书其它工作。完善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确定思路,明确措施,扎实落实。3. 进一步明确试验站建设的区域布局与分工,打造示范亮点、培植基地样板。要切实围绕区域内骨干品种、主推技术,落实落细各自承担的试验示范与基地建设任务,打造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的技术示范亮点,培植高质量发展的基地样板。二、试验站建设分工本年重点开展丹参、金银花、西洋参的技术示范与基地建设工作。分为山东山地丘陵和山东黄河流域两个生态区,分工布局如下:试验站试验示范与基地建设分工表生态区域骨干品种省主推技术试验站长区域山东山地丘陵丹参(鲁丹参1号、鲁原丹参1号、山农丹参1号、山农2号)1.丹参大垄双行覆膜高效栽...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1
浏览次数:7
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金银花、西洋参、丹参高质高效生产创建评比活动的倡议书中药材生产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根据《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要求,现面向全省金银花、丹参、西洋参生产经营主体,以丰产、优质、安全、高效、可持续为目标,通过采用绿色生产新技术,开展三大药材高质高效生产典型创建评选活动,打造升级三大药材高质量品牌,以科技引领产品品质,稳定对接终端市场,推动全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活动组织单位1. 主承办:山东农学会药用植物专业委员会,山东省中药材行业协会,山东省金银花行业协会2.技术依托: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体系3.参与单位:北京同仁堂海南健康集团,山东省内具有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的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二、目的与目标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企业生产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建立生产与市场对接的渠道,为企业建基地,为基地找企业;通过科企联合,构建创新与产业的联合体,实现产业提质增效。三、方法与步骤1.活动原则:龙头企业牵头,专家全程技术指导;自愿参加、自主创建,体系组织、专家验收,社会协办、全员评选;树立标杆、全国推介,不收取任何费用。2. 报名基本条件:企业拥有成方连片的种植基地,最低要求金银花、丹参各100亩以上、西洋参10亩以上,希望与省级科研团队对接新品种、新技术,有意向对接国家龙头企业的各中药...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1
浏览次数:7
中草药体系与济南市农科院联合开展“金银花夏季管理技术培训观摩会” 7月29日,中草药体系与济南市农科院联合赴济南市南部山区潘家岭村开展金银花夏季管理技术培训观摩活动。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带领团队骨干成员张锋博士,济南市农科院党委副书记张甲生、副院长朱利带领中草药组成员,济南康花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种植基地技术人员与种植户代表等30余人参加。张锋博士就金银花的种质特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与采收加工技术进行了系统授课,对农户关心的金银花修剪技术进行了重点讲解,并开展了深入交流,进一步提升了种植户对金银花科学管理的认知水平,增强了通过掌握新技术提高金银花产量质量和效益的信心。在基地观摩现场,专家们就种植户关心的花田除草难、个别植株枯黄、内涝积水、金龟子为害等问题和难题进行指导解答,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收到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当地企业和种植户的好评。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1
浏览次数:27
中草药体系协同开展沂蒙革命老区中药材专题培训12月14-15日,沂蒙革命老区中草药专题培训班在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蒙阴)举办,来自沂蒙革命老区18个县市区的中草药产业的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60余名参加了培训。山东省农村科技促进中心主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体系协同开展。中草药体系首席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王志芬研究员应邀主题授课,并捐赠科技书籍。山东省农村科技促进中心副主任宋玉丽研究员主持此次培训活动,她指出,此次培训班举办的目的就是为了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方案》,助力沂蒙革命老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推动沂蒙革命老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齐鲁中药材新名片。王志芬研究员做了题为“发展中药农业,打造鲁沂蒙三角药材区生态样板”的报告,分析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中药农业发展的新路径、沂蒙革命老区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等,提出了“变思路、转方向、强技术、树品牌”的发展思路。培训结束后,山东省农村科技促进中心和省中草药体系共同向参班学员赠送《山东中药农业生物资源》一书。该图书由省中草创新体系联合省内从事中药农业相关研究、推广与生产的100余位专家共同编写,介绍了山东省栽培面积较大的100余种中药材的中药学特性、植物物学特征、农学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采收加工技术等。学员们一致认为,此次培训班的举办时机把...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1
浏览次数:17
中草药体系赴白芍产业优势主导县鄄城开展对接服务活动 7月28日,省中草药体系首席专家王志芬带领团队骨干成员赴我省白芍产业优势主导县鄄城开展对接和科技服务活动,鄄城县县委副书记(挂职)曲树杰,鄄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安强,相关龙头企业代表参加 。 对接期间,王志芬研究员介绍了这次对接的目的,指出鄄城是我国十七大中药材市场之一的舜王城中药材市场所在地,鄄城白芍药材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是我省重要的白芍药材产业优势主导县域。特别是从“十三五”以来,中草药体系为支撑当地中药材科技产业发展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建立了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白芍丹皮示范基地、科研博士工作站、菏泽华曦道地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了白芍、丹皮药材的品种选育与药—粮群落绿色生态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支撑了山东省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和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就下一步,如何围绕白芍药材高质量发展、推动白芍产业补链强链关键技术升级等提出了建议。陈安强局长表示,在鄄城农业农村局班子调整后,中草药体系及时开展此次对接活动非常重要,为更好提升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效益,我们将积极配合中药材体系在当地开展的白芍产业强链补链等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工作。县委副书记(挂职)曲树杰就本次对接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对接活动后,王志芬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与龙头企业代表先后考察了中草...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1
浏览次数:20
山东省中草药体系2021~2022年度考评会在济南召开2022年7月16日,山东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2021~2022年度考评会在济南召开。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及主要团队成员参加了会议。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刘喜民研究员,省农科院经作所党委书记、所长赵海军出席。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本次会议采用线下和网络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会议由刘喜民研究员主持。会前,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李月圆副处长对本次考评会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组织好本次考评会,认真查找短板,要重点聚焦3~5个产业中重大科技创新题目,集中力量持续不断攻关,争取“十四五”体系产出过硬成果;二是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提高整体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赵海军代表首席专家依托单位做了表态发言。首席专家王志芬首先汇报了体系的工作总结,各位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依次进行汇报,均积极地履行了各自的岗位职责,完成了2021-2022年度建设任务目标。岗站专家相互交流,对工作业绩开展打分互评。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刘喜民研究员对体系工作进行了点评,建议体系继续加强中药材品种的提纯驯化、重茬等育种和栽培领域的科研攻关,加强小型农机装备的研发,建议体系聚焦黄河流域生山东生态区,加强该区域中药材产业的科技创新与示范。最后,首席专家王志芬对此次会议的考评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体系一年来整体工作扎实有效,比较好的履行了岗位职责,顺利完成了年...
发布时间:
2022
-
07
-
18
浏览次数:21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鲁政字〔2022〕118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支持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黄三角国家农高区)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意见。一、目标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紧紧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按照《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鲁发〔2021〕20号)部署要求,整合全省要素资源,全方位支持推动黄三角国家农高区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把黄三角国家农高区建设成为以盐碱地农业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全国农业创新高地、农业科技服务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农业“新六产”为支撑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新模式,为推动盐碱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农高区贡献。二、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先行示范区1.推动建设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聚焦盐碱地综合利用、耕...
发布时间:
2022
-
07
-
04
浏览次数:12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的批复鲁政字〔2022〕122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你院《关于以省政府名义批复设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的请示》(鲁农科发〔2022〕24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建设方案》,采用新型研发机构形式建设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二、研究院不纳入机构编制核定范围,可依法申请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不明确机构规格,不核定事业编制,由你院履行举办单位职责。三、研究院建设及运行资金由你院负责筹集。四、研究院按照规定设立党的组织,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位。五、研究院业务范围为:建设和管理农业科研平台,开展黄河三角洲相关科研创新、技术集成、中试熟化、示范转化、产业孵化、人才培训、合作交流和技术推广服务等活动。六、要加强与省相关部门和东营市政府的沟通协调,及时调度进展情况,协调解决研究院建设运行中的有关问题,保障研究院健康发展,依托研究院促进相关创新资源快速向黄河三角洲区域集聚,为我省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提供科技支撑。 ...
发布时间:
2022
-
07
-
04
浏览次数:5
喜报 2021 年度山东农学会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评审工作已圆满完成。经学会秘书处材料审查、专家评审,山东中药材专业委员会荣获 2021年度山东农学会先进工作单位。中草药产业体系成员王宪昌同志和王晓同志荣获2021年度山东农学会先进个人。
发布时间:
2022
-
06
-
30
浏览次数:14
省中草药体系聚焦产业振兴,持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为扎实落实鲁农科教[2022]17号“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乡村振兴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研究攻关的通知”要求,近期中草药体系先后赴青岛、临沂等地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园区开展系列考察调研和科技指导服务活动,持续推进中药农业主推技术完善升级工作。6月中旬以来,首席专家团队联合临沂试验站和即墨综合试验站先后考察调研了平邑300亩丘陵丹参示范基地,胶州1000亩荒山丹参种植基地,即墨20000亩平原丹参种植基地和500亩白术种植基地等。丹参种植采用了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模式,收到了显著增产提质效果,在推广转化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砂姜黑土种植丹参适耕期短,地膜覆盖难操作;二是缺苗与发苗不整齐;三是荒山杂草危害严重,防除人工成本颇高;四是丹参连作与倒茬接续技术缺乏;五是收获后的丹参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杂草等杂质含量高,霉烂变质严重。体系研究提出,一是适期适墒提前起垄覆膜,由翌年的3月上旬至4月上旬,提前到当年的10月中旬至封冻前,土壤墒情适宜时,及时机械一体化起垄覆膜,保墒防草。二是壮苗移栽,膜上移栽前,剔除病苗弱苗残苗,确保移栽苗整齐健壮,克服缺苗与苗不整齐现象。三是优化丹参两年免移栽种植与倒茬接续技术,提升丹参周期性生产的效益;四是荒山丹参收获后,播种黄芪压草抑草,降低人工成本;五是提升丹参精准收获技术和产地干燥分离净制技术,降低杂质率,避免霉...
发布时间:
2022
-
06
-
24
浏览次数:32
省中草药体系站站联合创新发展----沂蒙山区道地中药材野外回归暨珍稀、濒危中药材保护行动顺利开展6月16日下午,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体系临沂综合试验站与临沂河东综合试验站在蒙山开展了沂蒙道地中药材野外回归暨珍稀、濒危中药材保护行动。临沂综合试验站站长张谦、临沂河东综合试验站站长张英姿组织本次活动,山东农学会秘书长张希军、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张学兵参加。沂蒙山区有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据调查,沂蒙山区有1004种药材,隶属248科。其中植物类药材178科851种,蕴藏量达14.7万吨。由于近年来凿山开矿、旅游开发和药农乱采乱挖等现象,农事活动扩大,林区面积减少,加之开发利用过度,导致多种珍贵中草药已经濒临灭绝。随着生存环境遭受破坏,中草药资源自身特性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去年以来,临沂中草药综合试验站和临沂河东综合试验站全面系统地对沂蒙山区的濒危及特色中草药的野生道地药材种类、数量、分布及其生态环境进行摸底调查,找到濒危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根据不同物种的特性,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方法研究有效的保护办法,快速扩大种群数量。这次,两个站联合开展沂蒙道地中药材野外回归项目,在蒙山刀山北麓建设了野生抚育区,参与活动人员现场种植了防风、紫草、白术、山茱萸、南天竹、柴胡、甘草、牛蒡、鱼腥草、射干、百合、山丹、拳参、徐长卿、黄芪、白头翁、苦参、北沙参等30多个品种。此次沂蒙道...
发布时间:
2022
-
06
-
20
浏览次数:23
中草药体系深入开展盐生药材品种与配套技术攻关示范为更好落实鲁农科教[2022]17号“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乡村振兴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研究攻关的通知”要求,中草药体系在黄河三角洲的东营、滨州等地全面开展盐生药材品种升级筛选与配套技术优化攻关示范工作,在东营和滨州建立盐生药材试验基地各1处,示范基地各2处;筛选示范盐生药材品种12个,配套栽培模式与技术体系3套。2022年6月13日中草药体系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会同机械岗位专家连政国教授、东营试验站站长隋学圃研究员等,先后对东营基地攻关工作进行了考察,并就攻关试验和基地示范的进展情况与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了认真会商研究,提出了具体的落实技术意见。院农高区试验基地主要开展盐碱地微地形分异模式优化和盐生药材品种契合的验证工作。首席专家团队在充分研究水盐运移规律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高台-中畦-底沟为主体结构的三级阶梯分异模式,与物理覆盖相结合,实现旱季抑盐防草、雨季洗盐抑草。在不同阶梯上匹配与之相适的盐生药材品种。试验占地10亩,配套盐生药材决明、板蓝根、益母草、射干等品种10个。建议下一步要重点配套好出苗保苗和除草排涝等技术工作。酸枣高台种植模式示范基地占地800亩,主要推广示范“酸枣高台+”耕种模式,台高40cm,顶宽100cm,底宽160cm,两台间距300cm。在土壤含盐量2.5~3.5‰、pH 9.0~10.0、...
发布时间:
2022
-
06
-
14
浏览次数:35
中药材创新团队开展“白芍-小麦/玉米宽垄间作模式”示范测产活动6月7日,省中草药体系中药材创新团队在我国白芍主产区菏泽开展“白芍-小麦/玉米宽垄间作模式”示范测产活动。邀请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刘喜民研究员、省中医药研究院林慧彬研究员、省农科院张锡金研究员、菏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向阳研究员等5位专家对鄄城“白芍-小麦/玉米宽垄间作模式”示范基地进行了小麦现场测产。“白芍-小麦/玉米宽垄间作模式”是以白芍起高垄种植,小麦/玉米垄间平作种植的新型种植模式。白芍行垄宽1.5m,垄高40cm,种植3行白芍;小麦/玉米行宽1.5m,种植7行小麦或3行玉米。专家组在听取了团队关于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后,考察了白芍间作小麦示范田实际情况,根据验收方案,专家组进行了测产,结果表明:白芍间套小麦/玉米种植模式,配合施用体系自主研制的中药材专用有机基质,小麦亩产达269.7公斤,亩增经济效益700~800元。“白芍-小麦/玉米宽垄间套作模式与技术”是中草药体系研发并入选山东农业主推技术,目前已在白芍核心产区鄄城进行推广应用。专家一致认为:在保证白芍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小麦及玉米两季收益能够填补白芍生长期内没有任何收益的空白,增加了企业或农户的经济收入,显著降低了企业和农户的经济负担,对推动鲁西南黄河滩区白芍产业发展,更好协调粮药争地矛盾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中药材专用基质的施用显著降低了白芍-小麦/玉米生产系...
发布时间:
2022
-
06
-
14
浏览次数:22
中草药体系王建华教授应邀在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2年版)高级培训班上作报告2022年05月08日上午,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组织的《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高级培训班第四次授课如期开展,此次培训邀请了陈士林、杨生超、王建华、王沫和徐常青五位专家授课,培训班班主任、联盟副秘书长兼联盟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专委会主任委员郭巧生主持授课。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联盟副理事长陈士林老师,从GAP对中药材的品质提升起到的作用,到面临的矛盾、挑战以及瓶颈,讲解了GAP和品质中药材提升的关系。 云南省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杨生超老师,从种子、种苗及新品种的育选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杨生超老师指出:种子、种苗与其他繁殖材料,是中药材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整个中药材生产、药用植物生命体的内因之所在,种子、种苗的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山东省金银花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联盟山东联络站站长王建华老师,主要介绍了第七章种植养殖中的种植部分,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种植管理、二是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及管理,讲解了繁殖材料的特性和繁殖条件的要求、苗期管理、...
发布时间:
2022
-
05
-
09
浏览次数:13
中草药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团队召开“科技助力菏泽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视频培训会 4月25日,中草药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团队举办了“科技助力菏泽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视频培训会,来自鄄城、郓城及牡丹区等地中药材种植企业30余人参会,会议由韩金龙主持。会前,体系委托鄄城县中药材行业协会进行了走访调研,重点了解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面临的技术问题及对产业发展的困惑。针对大家的问题,团队田北京博士进行了汇总和归纳,会上予以公示。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从平台建设、基地园区提升、科技创新及标准制定等问题,从宏观角度对菏泽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同时也阐述了服务团下一步开展的重点工作。邀请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林慧彬教授就菏泽白芍的种植和产地加工问题做PPT报告,为种植加工企业提供了技术资料。邀请省农科院张锡金研究员围绕近年来涉及农业领域的国家、省科研项目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中药材产业项目的特点、可申报种类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培训现场线上回答了与会者的问题。下一步,团队将按照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的规划和建议,重点落实院士工作站、新品种选育及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以道地品种为突破,抓住产业链短板,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助力菏泽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2
-
04
-
27
浏览次数:20
中草药体系研发的丹参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体系日前,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公布全国蔬菜中药材适宜品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与典型案例12个,由中药材创新团队岗位专家连政国教授联合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发形成的的“山东省道地中药材丹参机械化生产模式与典型案例”成功入选。 近年来,山东省中草药体系机械岗位积极深入药材主产区,立足实际,与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农机制造与配套企业联合,加大改进和研发中药材专用农业机械的工作力度,促进农机与农艺结合与配套,为中药材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和服务。 2022-03-30
发布时间:
2022
-
03
-
31
浏览次数:28
2022年春季全省中药材管理技术要点及系列新种植模式推介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体系受去年北方药材产区涝害和近几年新冠疫情双重因素叠加影响,中药材市场价格急剧攀升,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前提下,切实保障中药材安全生产和有效供给,是今年中药材产业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目标。春季是中药材种植和药材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为更好促进全省中药材生产健康发展,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抓不懈的前提下,省产业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推介以下管理技术要点及新种植模式和新技术,供全省中药材种植企业和农户参考。一、继续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继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开展中药材春季管理的前提,中药材生产企业和种植户要在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统筹安排开展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今年的种植计划安排,按季节时令有序进行中药材生产管理工作,有关田间生产技术的问题请及时关注省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网站(http://www.sdherb.com)或微信群。二、多年生种植的药材管理要点1、田间整理。清除田间杂物,修整排水及灌溉设施;检查和完善基地的棚架结构及越冬情况,如西洋参。2、修剪整枝。冬前没有进行修剪的品种及时进行春剪,如金银花、皂角等。将修剪的枝条及时清除,保证田间清洁。如需补苗的地块做好标记,及时补苗。3、追肥与春灌。结合春灌进行追肥操作,建议以有机肥或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适当增加滴灌或微灌设施。4、病虫...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5
浏览次数:16
中草药体系“十四五”卡脖子问题协同攻关专家咨询会在济南召开 1月15日下午,中草药体系召开了“十四五”卡脖子问题协同攻关专家咨询会,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副处长李月圆,我院科技管理处副处长赵海军出席会议。会议邀请了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刘喜民,省中药材行业协会顾问张新明,山东农学会秘书长张希军,省中药材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剑峰,平邑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付晓,威海市文登区农业农村局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李黎明,上药华宇临沂中药资源有限公司经理谈景福,步长制药山东药物研发中心总经理任振丽等8位专家到会指导,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经作所张军副书记,陈莹科长参会,会议由赵海军主持。王志芬首席汇报了近期体系开展的“全省中药农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和区域重点技术问题”的系统调查情况,汇报了体系“十四五”卡脖子问题协同攻关的主要内容,即制定山东省大宗道地药材金银花、丹参、西洋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指导书1.0版本,并开展基地示范。体系秘书长韩金龙汇报了指导书的编写框架。与会专家对体系联合攻关的主要内容及指导书的编写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咨询与论证,从不同角度、不同环节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听取了体系的汇报和专家的建议之后,李月圆对体系“十三五”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建议体系要进一步狠抓科技创新和联合攻关,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持续攻关;积极参与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在耐盐...
发布时间:
2022
-
01
-
17
浏览次数:34
“南亩春耕”杯全国中医药文化科普视频大赛被评为“2021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近日,“南亩春耕”杯全国中医药文化科普视频大赛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2021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南亩春耕”杯全国中医药文化科普视频大赛由河东区科学技术协会、河东区卫生健康局、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体系联合主办,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学院、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临沂卫生学校协办,山东华夏高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大赛自5月13日启动,得到了全国广大中医药爱好者的积极参与,收到来自北京、上海、福建、广州等多个省市100多名作者200多部丰富多彩的中医药科普视频作品,围绕“弘扬中医文化,传承本草精神”的主题,以真实、立体、生动的方式普及中医药知识,尽显本草之美。大赛分为大众网络投票、初评和终评三个环节,共有40部作品入围大赛终评。7月17日下午,大赛终评会在北城新区举行,比赛特邀国家、省中医药管理局、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体系,山东农学会等相关专家进行评审,最终,《本草博物》、《探秘野山参》、《南亩春耕的奇花异草》、《兔儿伞》等10部作品脱颖而出,分别荣获金、银、铜奖。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学院、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被授予“优秀组织奖”...
发布时间:
2021
-
12
-
30
浏览次数:12
中草药体系开展协同培训与业务对接12月6日、19日,省中草药体系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应邀参加由省农业农村厅在潍坊举办的“2021年全省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训班”,开展中药材技术培训,并顺利进行业务对接。来自全省76个县市区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骨干200余人参加。王志芬研究员做了“山东道地药材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主题报告,分析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中药农业发展的新路径,阐述了中药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介绍了中草药体系建设的组织构成、功能职责、科技创新与产业服务体系建设进展;与参训农技推广人员进行了对接交流,提出了省中草药体系与各相关市县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联合,推动中药农业科技发展,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和“沂蒙革命老区振兴”等省重大发展部署的意向和倡议;向参会的药材生产优势区域的县区农技推广站和部分参班学员赠送《山东中药农业生物资源》一书。该图书由省中草产业体系联合省内从事中药农业的100余位专家,历时6年编写完成,重点介绍了省内常年栽培的100余种中药材的区域分布、中药学特性、植物物学特征、农学特性及其生产利用特点等。学员们一致认为,此次培训与业务对接,更多了解了中药农业的产业形势和发展方向,《山东中药农业生物资源》图书更可以作为今后指导中草药生产的工具书,对于丰富和提升科技知识和技术水平,更好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增强了信心。近几年来,省中草药体系紧密对接省...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4
浏览次数:19
山东省中草药体系2021年度工作会在济南召开12月22日下午,为全面贯彻落实12月17日“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会议”精神,中草药体系2021年度工作会在济南召开。会议以“推进中药农业高水平创新和高质量科技转化”为主题,邀请国家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岗位专家于毅研究员、河北省中药材体系首席专家谢晓亮研究员、山东省农技推广中心高瑞杰研究员为点评专家。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长及团队成员50余人参会。会议由山东省农技推广中心中药材科刘喜民研究员主持。会上,岗位专家、试验站长先后汇报了2021年工作进展及2022年重点工作计划。点评专家进行了点评。谢晓亮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河北省产业体系建设管理的经验做法,建议体系要围绕区域大品种、产业关键问题开展一链式研发示范,不能用和体系任务不相关的工作来交差,加强岗站协同和岗岗合作。于毅研究员建议围绕山东大宗道地药材,重点保护和发掘野生种质资源,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开展市场和价格预测,打造团队文化。高瑞杰研究员肯定了团队一年来取得的新进步,建议加强岗站配合,科学布局,有针对性地开展联合攻关。最后,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作“推进中药农业高水平创新和高质量科技转化”的总结发言,简要回顾了体系“十三五”重点工作进展,指出体系建设必须把握和坚持高层次站位、高水平布局、坚定领导推进、衷心依靠团队四条原则,部署做好体系任务规划的再...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3
浏览次数: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