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作所中药材创新团队联合承办沂蒙革命老区中草药专题培训12月14-15日,沂蒙革命老区中草药专题培训班在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蒙阴)举办,来自沂蒙革命老区18个县市区的中草药产业的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60余名参加了培训。山东省农村科技促进中心主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体系协同开展。中草药体系首席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王志芬研究员应邀主题授课,并捐赠科技书籍。山东省农村科技促进中心副主任宋玉丽研究员主持此次培训活动,她指出,此次培训班举办的目的就是为了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方案》,助力沂蒙革命老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推动沂蒙革命老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齐鲁中药材新名片。王志芬研究员做了题为“发展中药农业,打造鲁沂蒙三角药材区生态样板”的报告,分析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中药农业发展的新路径、沂蒙革命老区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等,提出了“变思路、转方向、强技术、树品牌”的发展思路。培训结束后,山东省农村科技促进中心和省中草药体系共同向参班学员赠送《山东中药农业生物资源》一书。该图书由省中草创新体系联合省内从事中药农业相关研究、推广与生产的100余位专家共同编写,介绍了山东省栽培面积较大的100余种中药材的中药学特性、植物物学特征、农学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采收加工技术等。学员们一致认为,此次培训班的...
发布时间:
2021
-
12
-
14
浏览次数:14
临沂中草药综合试验站与济宁试验站联合开展中草药 种植调研和技术服务活动 2021年11月29日,临沂中草药综合试验站站长张谦同志受邀,与济宁综合试验站同志们一起到邹城市城前镇联合开展中草药种植调研和技术服务活动。 调研组实地查看了城前镇雨山村土壤、空气、灌溉等条件,详细了解了当地群众中草药种植习惯现状,和镇村基层干部就发展金银花、丹参等种植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交流,对种植金银花品种、时间、采摘、加工处理等环节提出意见建议。在地生源皂角芍药套种种植基地,查看在地药材生长情况,与基地负责人就高产栽培、市场前景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活动不仅为地方中草药种植和基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也加深了体系内团队间的学习交流,共同为促进中草药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
2021
-
12
-
02
浏览次数:23
临沂综合试验站到平邑县开展试验基地对接工作 2021年10月28日,临沂综合试验站一行5人,在张谦站长的带领下到平邑县胜超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进行试验基地对接和技术服务。创新团队与合作社初步商定了五年合作规划和目标任务。团队成员与合作社负责人就金银花的高效生态管理和道地产区野生品种搜集进行了详细交流,并全面查看了试验基地种苗种植情况,参观考察了金银花种植基地的配套设施和深加工设备,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发展金银花的高效种植和管理技术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发布时间:
2021
-
11
-
09
浏览次数:69
东营试验站获批东营市首批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打造宣传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的新平台,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浓厚氛围,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开展了东营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创建活动。经单位申报、县区推荐、资料审核、现场核验等程序,确定山东省农业产业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东营试验站(东营职业学院)、东营广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为“东营市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东营市中小学生中医药文化研学游基地”,并发文公布。同时要求,各基地、单位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和社会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切实发挥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在弘扬中医药文化方面的战场作用,积极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东营试验站利用五年的时间,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进取意识、纪律意识,做好产业文章、创新文章、服务文章、人才文章。努力打造一支省内有重要影响的创新团队;构建起与东营中医药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推进落后的中药农业生产方式向生态化、现代化、高质化方向转变,显著提升中药材安全优质可控、高产高效可持续生产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支撑中医药事业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发布时间:
2021
-
08
-
24
浏览次数:19
全省中药材防涝抗风安全生产的技术指导意见当前全省中药材已进入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近期灾害性天气现象频发,特别是台风“烟花”的入侵,带来了大范围的大风暴雨,为有效减轻风、涝等灾害的影响,促进中药材安全生产,按照抢排积水防内涝、除草散墒防倒伏、科学用药防病虫的技术要求,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鲁中南药材产区区内的主要药材品种为金银花、丹参和徐长卿。金银花已进入枝条生长旺期,丹参进入根系增重期,徐长卿进入开花期,技术措施主要是以下3点。1、抢排积水。夏季天气炎热,金银花、丹参、徐长卿积水超过3天,易导致沤根烂根。涝灾发生后要尽快清沟通渠,放水排水,严重者应及时抽水,尽快减少田间积水时间,避免形成内涝。2、除草中耕。积水排出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对于覆膜的丹参田适当中耕破膜,提高土壤水分散失能力,防止沤根。对于倒伏的徐长卿地块,及时培土扶正,防止再次倒伏。3、壮株防病。重点加强金银花、徐长卿叶部病害(主要是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等)的防治,选择施用杀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哈慈木霉菌等、叶面营养肥磷酸二氢钾、黄腐酸钾、碳酸氢钾等进行预防保护。二、鲁东半岛药材产区区内主要药材品种为西洋参,目前西洋参已进入种子关键成熟期和西洋参根系增重期,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5点。1、抢排积水。整修遮阴棚排水系统。涝灾发生后,及时清淤排水,严重积水地块及时抽水,严防参床积水。积水易造成西洋参根腐病、茎腐病等的发生,导致植...
发布时间:
2021
-
07
-
31
浏览次数:25
全省中药材防涝抗风安全生产的技术指导意见当前全省中药材已进入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近期灾害性天气现象频发,特别是台风“烟花”的入侵,带来了大范围的大风暴雨,为有效减轻风、涝等灾害的影响,促进中药材安全生产,按照抢排积水防内涝、除草散墒防倒伏、科学用药防病虫的技术要求,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鲁中南药材产区区内的主要药材品种为金银花、丹参和徐长卿。金银花已进入枝条生长旺期,丹参进入根系增重期,徐长卿进入开花期,技术措施主要是以下3点。1、抢排积水。夏季天气炎热,金银花、丹参、徐长卿积水超过3天,易导致沤根烂根。涝灾发生后要尽快清沟通渠,放水排水,严重者应及时抽水,尽快减少田间积水时间,避免形成内涝。2、除草中耕。积水排出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对于覆膜的丹参田适当中耕破膜,提高土壤水分散失能力,防止沤根。对于倒伏的徐长卿地块,及时培土扶正,防止再次倒伏。3、壮株防病。重点加强金银花、徐长卿叶部病害(主要是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等)的防治,选择施用杀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哈慈木霉菌等、叶面营养肥磷酸二氢钾、黄腐酸钾、碳酸氢钾等进行预防保护。二、鲁东半岛药材产区区内主要药材品种为西洋参,目前西洋参已进入种子关键成熟期和西洋参根系增重期,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5点。1、抢排积水。整修遮阴棚排水系统。涝灾发生后,及时清淤排水,严重积水地块及时抽水,严防参床积水。积水易造成西洋参根腐病、茎腐病等的发生,导致植...
发布时间:
2021
-
07
-
31
浏览次数:10
中草药团队丹皮/白芍间作玉米高效种植模式验收观摩会在济宁举行10月21日,中草药首席专家团队研发示范的“丹皮/白芍间作玉米高效种植模式”测产验收及现场观摩会在济宁举行,来自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等7位专家对牡丹(药用部位称丹皮)、白芍和玉米进行了现场实打验收,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研究员任专家组组长。本次观摩会也是省农科院“到生产主战场上去”科技服务月活动内容之一。根据测产验收方案,专家组随机选取了取样田进行测产。结果表明:丹皮/白芍间作玉米种植模式下,牡丹根鲜重亩产达1054公斤,较对照(非间作)处理高68.4%;白芍地下鲜重(去芽头)亩产达1833公斤,比对照(非间作)处理高83.3%,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测产专家一致认为:间作套种模式充分利用了作物之间的立体空间、地下根系的分布规律,提高了光能、空气、水肥利用率,边行优势明显,达到了粮药双丰收的目的。同时中药材专用基质的使用代替了传统的化肥,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确保药材品质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该间作模式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可在药材主产区推广应用。
发布时间:
2020
-
10
-
26
浏览次数:57
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中药材科联合中草药创新团队赴安徽调研9月23-25日,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中药材管理科刘喜民研究员,省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及团队骨干,共同赴安徽亳州考察调研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考察团首先调研了闻名全国的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与商户进行交流;随后到保和堂(亳州)制药有限公司、安徽普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地方龙头实地考察,最后来到农机交易大市场和亳州市中药材种植基地调研。本次调研活动是在制定和完善《山东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之际,准确定位我省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通过现场调研,更加坚定了产业发展的信心,进一步明确了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目标,为加快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和科学规划发展,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助力我省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稳步迈进提供基础保障。
发布时间:
2020
-
09
-
27
浏览次数:44
泰山赤灵芝仿野生栽培 张冬梅泰山赤灵芝驰名中外。仿野生栽培是在模拟自然条件下进行人工生产,其产品不但具有野生泰山赤灵芝的外观,且能积累更多的干物质,提高药用活性成分的含量。由于适当控制光照,又能加快胞壁色素的沉积,与野生泰山赤灵芝相比,相差无几。1原料配方用阔叶树木眉或棉籽壳(或各用50%)作培养料,配料时,按原料干重计,另加麦麸10%~15%(不能超过20%),白砂糖10%(不能超过20%),石膏粉1%,尿素0.1%(不能超过0.2%),还可以在上述原料内加入微量水溶性锗化台物,如二氧化锗或正锗酸钠(20mg/kg~100mg/kg),经生物转化作用,可提高赤灵芝子实体内有机锗的含量。2装袋接种将原料充分混匀,用清水拌合,料水比为1:1.4~1:1.5,用50%过磷酸钙溶液调p至6~6.5,装入30c...
发布时间:
2020
-
09
-
27
浏览次数:28
浅谈长白山林区中草药的仿野生栽培 朴永春 张玉国 尹大宇 ( 长白山森工集团 吉林 延吉 133200)近年来,中草药的销路一直看好。作为北药重要生产基地的长白山林区中草药人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但由于中草药栽培产业存在很多隐患和问题,将会影响栽培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林下仿野生栽培,在不同程度上即可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应在林区大力发展中草药林下仿野生栽培。1 当前国内发展中草药栽培存在的问题1.1 人工栽培中草药有效成分下降药材实现人工栽培后,由于土壤、肥料等原因,虽然药材的形态、大小、色泽有了提高,生长期大为缩短,但药材的有效成分却有所下降。1.1.1 生长期大为缩短 中草药人工栽培由于施入过多的植物生长激素或化肥,提高了生长速度,缩短了生长期,致使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累积也受到影响。1.1.2 生长环境发生变化 植物生长需要光照、土壤养分、温湿度、酸碱度等多种环境条件相互匹配合适,才能保证该品种的优良特性,使有效成分含量提高。而中草药人工栽培改变了这种环境条件,生物活性会受到影响。1.2 人工栽培中草...
发布时间:
2020
-
09
-
26
浏览次数:16
丹参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王凤礼 刘丽杰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dvia mltiorrhiza bung的根;味苦,性微寒;主产安徽 、山西、河北 、四川等地;功能主治为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徵瘕积聚,胸腹刺痛,心烦不眠,心绞痛等症。其化学成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其脂溶性成分有丹参酮I、丹参酮 Ⅱ 、隐丹参酮等;水溶性成分为D (+ )一3,4二羟基苯基乳酸(又称丹参素或丹参酸甲)、丹参酸乙、3,4一二羟基苯甲醛(原儿茶醛)、原儿茶酸 、丹酚酸B 、丹参酚等。此外,尚含p一谷甾醇 、胡萝 卜甙等。现就近年来丹参制剂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1 丹参的栽培张兴国等从生态型出发,采用道地主产区专题调研法和系统选择法,在无公害的适宜丘陵生态区,应用系统分离纯化种源和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国产著名道地药材川丹参Sdvia mltiorrhiza大型叶 、小型叶和野生型品种资源特性,首次确立了丹参的品种资源类型,建立了丹参品种资源分型研究的性状和生产力特性指标体系,提出了小叶型丹参为川丹参的优质高产新品种,同时指出了传统主流大叶型丹参应十分注重复壮研究。该研究为丹参品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实施丹参的GAP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2 丹参制剂的提取李群力等以吸光度值和出膏率作为评价指标,对复方丹参滴注液中丹参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水沉可进一步提高丹参提取精制液的质量的结论...
发布时间:
2020
-
09
-
14
浏览次数:79
中草药首席专家团队承担的“2019年度山东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通过验收8月28日,由省发改委组织成立的验收专家组对2019年度山东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道地药材白芍高效生态种植技术示范与推广”进行了验收。王志芬研究员作为引进人才进行了项目汇报。验收专家组听取了汇报,审阅了验收资料,经过问询与讨论,认为项目完成了申请书上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会后现场考察了实验室、白芍加工车间及白芍生态种植示范基地。该项目是山东省发改委为促进人才与产业发展深度对接融合,推动我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项目由鄄城县解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解氏药业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及销售的中药材专业公司,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以及国内的浙江、江苏、深圳、上海等地,是鄄城县唯一一家达到GACP出口级别的中药材种植及销售企业。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产品需求越来越大,现有规模无法满足需求,同时落后的种植模式限制了产品品质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公司迫切需要改变现有的种植模式,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从企业需求角度来说亟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进的人才—王志芬研究员是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拥有全省中药材产业最全的专家团队。项目建立的道地药材白芍高效生态种植技术、白芍间作技术、中药材专用有机质替代化肥技术、生态可降解地膜技术等,配套全程机械...
发布时间:
2020
-
08
-
31
浏览次数:39
省中草药创新团队栽培岗位专家对接国家体系专家,把脉文登西洋参产业7月16日-18日,栽培岗位专家单成钢研究员一行两人联合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药材创新团队岗位专家于毅研究员赴威海市开展西洋参生产调研,并开展夏季中药材生产技术指导。威海市是我国西洋参主产区,产量和品质均居全国前列,我院药用植物创新团队长期为当地西洋参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单成钢一行分别赴文登区张家产镇、荣成市虎山镇、临港经济开发区汪疃镇和乳山市诸往镇,对西洋参、高丽参、黄芩等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研,就相关中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指导,并就改进栽培模式,减轻多雨夏季病虫害危害程度进行了指导。随后,与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团队威海试验站一同安排了相关试验。文登区科技局、威海市农业科学院相关领导和技术专家,以及虎山农业合作社等负责同志和技术骨干参加了部分活动。期间单成钢一行还访问了威海市文登区道地参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宋政建董事长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文登西洋参产业研究院”实验室建设、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筹备,以及省园区提升工程项目执行情况等各项工作进行了交流,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发布时间:
2020
-
07
-
25
浏览次数:40
鲁渝合作项目工作进展交流会在我所举行为加强鲁渝合作项目双方团队间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中药材种植、加工及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6月29日至7月3日,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梁正杰科长、吴中宝主任等一行3人来我所访问交流。我所所长王月明、科研主任周庆新、药用植物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主任单成钢、中药材初加工创新团队主任韩金龙等参加座谈。会上,王月明所长介绍农产品所近年来的科研创新、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等情况,韩金龙就双方共同承担的2019年度鲁渝合作项目“黄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精准扶贫应用”进行了进展汇报。重庆药物种植研究所梁正杰科长介绍了重庆药植所人才及科研情况,双方就项目进展和下一步合作开展交流。会后,梁正杰一行参观了农产品所各创新团队实验室,并与科研人员进行了现场交流,并到团队泰山黄精和西洋参种植基地进行了现场考察。
发布时间:
2020
-
07
-
07
浏览次数:45
省中草药创新团队专家参加中国第四届食用百合高峰论坛2020年6月24日,中国第四届食用百合高峰论坛暨百合生态农林循环经济产业研讨会在临沂举行。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栽培与土肥岗位专家单成钢研究员、中药材初加工创新团队主任韩金龙研究员,团队成员田北京博士应邀参加。王志芬研究员指出,百合作为我国第一批公布的药食两用中药材源,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从品种选育,到栽培管理,再到产品加工,要形成自己的优势品种和特有产品,充分挖掘百合的附加值,开发百合系列产品,对系列产品做好市场分析和种类定位,通过二产带动一产稳步发展。
发布时间:
2020
-
07
-
07
浏览次数:34
“黄三角”地区益母草高效种植模式测产验收会在东营举行6月11日上午,“黄三角”地区益母草高效种植模式测产验收会在东营举行,会议邀请了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刘喜民研究员及东营市相关专家对益母草种植基地进行现场测产验收。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守宝,东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孙波到验收现场指导工作。测产验收专家组参照“山东省主要农作物测产验收办法”,进行了田间实地随机抽样验收测产,益母草去除杂质鲜重折亩产最高达到3500kg。该种植模式是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带领团队研发的,采用益母草和蒲公英高台低畦间作模式,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轻度盐碱地(千分之三以下)高效利用的技术瓶颈,配套药药间作、杂草防治、化肥替代等系列实用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王守宝主任认真查看了试验田的种植模式,与王志芬及东营试验站负责人进行现场交流,对团队开展的科研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指出,团队要继续在中草药试验示范上做出成果、做出亮点,解决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盐碱地在中草药种植、育种、筛选、推广等方面出现的典型性问题,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发布时间:
2020
-
06
-
15
浏览次数:41
中草药创新团队赴东营开展技术服务6月11日,受企业邀请,省产业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农产品所中药材初加工创新团队主任韩金龙研究员、团队成员田北京博士等一行赴东营广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产业调研。专家们首先对酸枣种植基地进行了现场考察,详细了解了酸枣种苗及扦插苗的来源和水肥应用情况,现场就杂草防治、土壤改良、田间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技术指导。随后,与企业负责人及公司成员进行了座谈交流,企业负责人就发展现状、未来规划、当前面临的困难进行了汇报。针对企业的需求,王志芬研究员指出,通过施用中药材专用基质,覆盖幕布防治杂草、规范化田间管理、合理间轮作等措施,建成适宜的酸枣仁生态高效种植模式,打造东营地区酸枣仁种植样板,加快推进酸枣仁产业化发展。中药材初加工创新团队与东营广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紧密的合作,双方计划围绕酸枣产业开展生态种植、产地加工、产品研发等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共同开展项目申报、实验室共建等工作,助推我省酸枣仁产业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
2020
-
06
-
15
浏览次数:41
2020年丹皮/白芍间作小麦高效生产技术验收会在济宁举行5月29日,中草药创新团队研发的“丹皮/白芍间作小麦栽培模式”测产验收会在济宁举行,来自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省中药大学的5位专家对小麦进行了现场验收,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研究员任专家组组长。专家组在听取了项目组关于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后,察看了小麦示范田的长势,分别在每个菌渣肥料处理区内随机选取3个样点,按照测产方案进行现场测产。结果表明:相比对照(不施菌渣肥)处理,施用菌渣肥处理小麦(济麦22)产量显著提高。丹皮/白芍间作小麦种植模式下,菌渣肥处理五的小麦产量达424.18kg/亩,产量水平与常规大田种植基本持平,经济效益显著。测产专家一致认为:间作套种模式充分利用了作物之间的立体空间、地下根系的分布规律,提高了光能、空气、水肥利用率,达到了粮药双丰收的目的。同时中药材专用基质的使用代替了传统的化肥,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该间作模式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可在药材主产区推广应用。
发布时间:
2020
-
06
-
04
浏览次数:41
中草药创新团队在济宁市举办“2020年度中药材绿色生产技术培训观摩会”为进一步指导济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草药产业发展,提高中药材种植效益,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在生产中的示范推广力度,济宁市中药材创新团队联合省中草药产业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于5月28日在济宁市举办“2020年度中药材绿色生产技术培训观摩会”。省、市创新团队有关领导及专家,济宁任城区、兖州区、泗水县、邹城市等县市区农技人员、中草药种植企业和种植大户等50余人参会。培训会由济宁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马井玉主持,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药材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省农科院农产品研究所王志芬研究员作了“新冠疫情之下鲁西南中药材发展方向”的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新冠疫情的防治特点和变化,道地药材品种选择、品牌建设和发展观念模式转变等内容。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中药材初加工创新团队主任韩金龙研究员介绍了防风、黄芩、桔梗、白术等中药材品种的绿色生产种植技术。培训会后现场观摩了高新区福铭祥中药材种植产业园项目。在培训、观摩期间,专家与参会人员一起进行了互动交流,现场解答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本次培训活动受到了各地技术人员及中药材种植企业和种植大户的欢迎与好评,为济宁市中草药生产新成果、新技术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发布时间:
2020
-
06
-
01
浏览次数:48
中草药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受邀为省科技厅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作报告5月25日,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受邀参加省科技厅“科技大讲堂,中国梦•新时代•话小康”百姓宣讲活动,并做了题为“引领中药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全省脱贫攻坚”的报告,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于书良,以及厅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约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董守义主持。会上,王志芬研究员简要介绍了省农科院的基本情况和中药农业的基本知识,分析了我省中药农业特点、发展潜力和产业现状,着重讲解了创新团队近年来的科技创新工作,以及围绕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的“创新团队+”、“科技特派员+”、“科级副职+”等科技服务新模式。会后,王志芬就我省道地药材种类、品质,以及如何发挥道地药材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参会人员一致认为本次报告信息量大,既有深耕多年实践的系统总结,也有对中药农业产业的深入思考,大家收获满满,表示对我省中药农业科技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对我省中草药创新团队的扎实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发布时间:
2020
-
05
-
26
浏览次数:29
省中草药产业体系与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赴临沂市河东区调研5月16日,为落实山东省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助力中药事业发展,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刘喜民研究员一行三人前往临沂市河东区南亩春耕田园综合体调研,考察了药用植物引种资源圃,与公司主要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并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政策法规与标准处处长张庆谦对接山东中药农业发展。刘喜民研究员指出田园综合体的健康养生、科普展示、产品研发和文旅文创等功能定位切合当前国家和省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的政策,发展前景广阔。王志芬研究员介绍了山东省中草药行业发展状况与产业特色,肯定了项目的发展方向,指出应充分发挥项目的科教、科普功能,种植资源引进应符合中药材道地性原则,做好群落构建等关键环节。张庆谦处长指出,应抓住中央的省内重视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做好项目顶层设计,以示范带动为主,形成品牌效应。产业体系临沂实验站站长张谦陪同调研,临沂市农业科学院纪委书记钟建峰研究员、济宁市科技职业学院院长王军教授、项目区所在的河东区汤河镇党委书记王妍等主要领导等参加调研。南亩春耕田园综合体由山东华夏高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建,是临沂市河东区重点建设项目,拟建成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科普教育基地,同时开展数字农业、健康养生、文旅文创等业务
发布时间:
2020
-
05
-
19
浏览次数:88
省中草药创新团队赴平邑、费县开展产业需求对接调研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科技创新重要论述,5月11日,省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土壤与肥料岗位专家单成钢等赴平邑、费县开展中药材产业需求对接调研。上午,专家一行到平邑县源通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调研。王志芬介绍了当前中药材产业现状和区域产业提升发展的机遇,并让与会代表畅所欲言,谈对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困惑和难题。公司代表和种植户汇报了丹参、山楂和金银花目前种植的品种、面积、产量和效益等,在品种差异、产地加工技术设备缺乏、销售渠道不畅和市场运作能力薄弱等环节存在的困惑和疑问。单成钢研究员从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烘干和贮藏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最后王志芬总结指出,一是村产业基础扎实,亟需升级;二是健全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三是重视品牌建设,补齐营销短板;四是药食同源产品研发,壮大集体经济。应费县农业农村局邀请,专家下午到费县开展技术需求对接。费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永祥,副局长夏勇,推广中心主任孙宗昭等参加活动。首先夏勇对首席专家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介绍了费县人文地理环境,以及前期与我院开展技术合作的情况。孙宗昭汇报了费县中药材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技术方面的需求。王志芬介绍了省中草药创新团队重点任务药用植物产业技术方面研究进展等。最后王永祥概括了费县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实力雄厚的中医药龙...
发布时间:
2020
-
05
-
19
浏览次数:40
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赴德州临邑中药材皂角基地考察指导5月4日,受山东省农科院科研处、德州市临邑县政府和相关龙头企业的邀请,省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对当地皂角和红花产业发展开展调研和技术服务工作。山东省农科院科研处处长张正和临沂县农业农村局的有关领导一并参加。期间,调研组重点考察了临邑县夏口镇临沂大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运营及皂角园区建设情况,并就皂角优良种质资源的的筛选、种子种苗的快速培育、树体的嫁接改良、群落生态栽培技术进行了交流指导。针对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王志芬提出了建造黄河三角洲皂角群落高效生态生产新模式,以更好助推黄河三角洲皂角产业发展,为破解黄河三角洲地产药材产业发展难题、实现药材兴洲,提供了新的产业发展路径。临邑大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是在首席专家团队的指导支持下,于2012年逐步发展起来的。8年来,合作社先后投资近500万元,流转土地种植皂角500余亩,全国搜集种植保存皂角种质资源15份。首席专家团队先后依托济宁试验站,开展了皂角资源的搜集种植与鉴定评价工作,筛选出优异种质3份,建立了皂角快速育苗技术。依托东营试验站,构建了黄河三角洲皂角群落生态生产新模式,筛选出盐生皂角新种质,研发了高台低畦皂角群落构建技术,实现了盐碱地木本药材与草本药材的群落生产,先后在垦利胜坨镇、乐陵开发区建立示范基地50亩。
发布时间:
2020
-
05
-
19
浏览次数:40
王志芬研究员赴定陶开展中药材产业对接服务 为进一步落实2019年山东省“菏泽乡村振兴调度推进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助推山东中药材产业发展,助力菏泽乡村振兴,4月8日,省产业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省中医药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王志芬研究员赴定陶左岸酒庄(山东)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和产业对接,省农科院农产品所所成果转化科科长巩东营一并参加活动。调研期间,王志芬一行详细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针对公司关心的葡萄架下土地的利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葡萄—中药材群落生态栽培新模式,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土质状况、葡萄生长习性等综合因素提出了适宜的中药材品种及栽培技术方案,讨论了方案的可行性。在葡萄-中药材群落生态高效生产技术落地与双方建立持续的科技服务对接关系达成共识,取得实质性效果。助推菏泽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是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中草药创新团队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从2015年至今,创新团队先后在菏泽的鄄城、郓城等建立省中草药创新团队白芍、丹皮示范基地3处,科研博士工作站2处,推广示范白芍、丹皮、半夏高效生态生产新技术,支撑建立山东省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各一处,有力推进了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助推当地第一书记和农村脱贫攻坚工作。
发布时间:
2020
-
05
-
14
浏览次数:47
山东省中草药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到临沂试验站检查指导工作4月16日,山东省中草药产业体系首席专家王志芬到临沂中草药综合试验站试验基地检查指导工作。临沂试验站站长张谦、试验基地负责人平邑县源通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省派驻村扶贫第一书记明立堂、基地驻地村支部书记王兆云参加座谈。王志芬首先检查了基地2020年试验种植情况,然后听取了张谦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的研究领域设想和试验工作计划。最后王首席做总结,对试验站工作给与肯定,同时对今后工作和试验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
发布时间:
2020
-
04
-
21
浏览次数: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