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 News
发布时间: 2020 - 05 - 19
点击次数: 91
省中草药产业体系与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赴临沂市河东区调研5月16日,为落实山东省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助力中药事业发展,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刘喜民研究员一行三人前往临沂市河东区南亩春耕田园综合体调研,考察了药用植物引种资源圃,与公司主要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并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政策法规与标准处处长张庆谦对接山东中药农业发展。刘喜民研究员指出田园综合体的健康养生、科普展示、产品研发和文旅文创等功能定位切合当前国家和省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的政策,发展前景广阔。王志芬研究员介绍了山东省中草药行业发展状况与产业特色,肯定了项目的发展方向,指出应充分发挥项目的科教、科普功能,种植资源引进应符合中药材道地性原则,做好群落构建等关键环节。张庆谦处长指出,应抓住中央的省内重视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做好项目顶层设计,以示范带动为主,形成品牌效应。产业体系临沂实验站站长张谦陪同调研,临沂市农业科学院纪委书记钟建峰研究员、济宁市科技职业学院院长王军教授、项目区所在的河东区汤河镇党委书记王妍等主要领导等参加调研。南亩春耕田园综合体由山东华夏高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建,是临沂市河东区重点建设项目,拟建成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科普教育基地,同时开展数字农业、健康养生、文旅文创等业务
发布时间: 2019 - 07 - 05
点击次数: 59
省中草药创新团队与山东荣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协议7月3日,中草药创新团队在济南举行“济宁市马集镇御景春畔中药材生态种植及产地初加工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协议签约仪式”,济宁市经济开发区马集镇副镇长杨燕,山东荣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小宾;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农产品所副所长柳尧波研究员,栽培岗位专家单成钢研究员参加,仪式由体系秘书长韩金龙主持。签约仪式前,杨燕副镇长首先介绍了马集镇文旅及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及荣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对中药材项目的引进寄予了厚望。王志芬研究员对项目运行和落实提出了诚恳的建议,希望企业能够切实抓好项目落实工作,为中药产业发展和精准脱贫工作贡献力量。本次合作主要由药用植物创新团队为山东荣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马集镇御景春畔中药材生态种植及产地初加工园区”提供技术支撑,协助企业开展中药材种植及产地初加工项目的研发与示范。合作协议由栽培岗位专家单成钢与企业法人王小宾代表双方签署。
发布时间: 2018 - 11 - 05
点击次数: 119
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团队荣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项目奖“
发布时间: 2018 - 05 - 09
点击次数: 293
山东丹参高效生态栽培技术王志芬字幕版
发布时间: 2017 - 08 - 04
点击次数: 179
由山东省农业厅主办的“山东省2017年中药材行业关键技术培训班”于7月18日在平邑开班。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研究员出席并讲话,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中药材科科长刘喜民研究员、临沂市农业局、平邑县组织部、平邑县农业局的有关领导参加开班仪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省(院)药用植物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王志芬研究员应邀参加并主讲。培训班由省农技总站的孟庆水副站长主持,来自平邑的120余位新型职业农民及12各乡镇农技站长参加了培训。  高瑞杰同志指出,山东是中药材生产大省,许多药材品种在全国具有独特优势,近些年来,中药材产业呈现出快速稳健的发展态势,逐步迈入园区化种植增效、产业链延伸增值、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消费需求量持续增加,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产业链不断延伸,区域集约化、规模化步伐加快,目前我省中药材产业正处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当前的重点工作是提高中药材质量和生产效率,提高中药材综合生产能。  王志芬研究员以我省大宗道地药材丹参为案例,阐述了发展中药材生产,保障人民健康需求、支撑中医药行业发展、促进优秀文化传承、改善农业农村生态,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的内涵,依照中药药性理论和生态学原理,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就品种地块选配、栽培管理、收获加工等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讲解培训。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是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推动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安全高效生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生态友好发展的新的重要举措,是全省中药农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好事,它标志着中药材行业发展已正式纳入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培训工程计划,成为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更好推动全省中药材产业人才培养、促进中药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草药 News
Hot News / 热点新闻
2018 - 11 - 05
点击次数: 217
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团队荣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项目奖“近日,第九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颁奖大会暨首届多元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团队完成的“鲁丹参1号及配套高效生产技术推广”获得“优秀项目奖”。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设立,旨在奖励为调整产业结构做出突出贡献,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和转化科技成果,产学研紧密结合并已取得实效的优...
2017 - 08 - 04
点击次数: 179
由山东省农业厅主办的“山东省2017年中药材行业关键技术培训班”于7月18日在平邑开班。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研究员出席并讲话,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中药材科科长刘喜民研究员、临沂市农业局、平邑县组织部、平邑县农业局的有关领导参加开班仪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省(院)药用植物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王志芬研究员应邀参加并主讲。培训班由省农技总站的孟庆水副站长主持,来自平邑...
2017 - 10 - 18
点击次数: 334
2017 - 07 - 20
点击次数: 222
2017年6月15日,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应临沂综合试验站邀请来临沂检查指导中草药生产。  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一行在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刘飞副院长、张谦站长及团队主要成员的陪同下,先后到沂南县山东德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山东临沂民发农机装备公司、临沭县统一合作农场,对树莓、丹参、栝楼等生产及山区小型机械装备情况进行了考察调研。 &...
2018 - 10 - 09
点击次数: 138
2018年丹皮/白芍间作玉米高效生产技术验收会在济宁举行9月27日,省农业厅组织省内专家,对省产业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实施的丹皮/白芍间作青贮玉米高效生产技术示范田进行了玉米、丹皮和白芍的现场实打测产验收。示范田位于中草药创新团队济宁试验站试验田内,示范面积15亩,专家组对整个示范田进行认真考察后,按照测产方案进行了实打计产。验收结果表明,丹皮/白芍间作玉米种植模式下,玉米(品种为鲁宁184)亩产干...
2017 - 11 - 04
点击次数: 113
各创新团队:为贯彻落实全省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座谈会会议精神,经研究,决定依托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创新团队”)实施“1151”工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开展1次产业调研。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实际,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切入点,立足“为什么转?往哪转?怎么转?”,突出“四新促四化”,研究本产业哪些是落后动能,哪些是急需的新动能,如何培育新动能等问题,并形成调研报告,择优推荐呈报有关部门...
2017 - 09 - 18
点击次数: 216
微博 / WeiBo
News 中草药
中草药体系持续开展盐碱地中药材技术攻关示范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黄三角国家农高区)重要指示精神,落实鲁农科教[2022]17号“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乡村振兴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研究攻关的通知”要求,中草药体系在黄三角国家农高区全面开展盐生药材品种升级筛选与配套技术优化攻关示范工作。2022年6月13日中草药体系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对东营基地攻关工作进行了考察,并就攻关试验和基地示范的进展情况与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了认真会商研究,提出了具体的落实技术意见。2022年9月24日,根据首席安排,东营综合试验站组织专家团队赴黄三角国家农高区内东营广元生物中药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指导,着力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酸枣高台种植模式示范基地占地800亩,主要推广示范“酸枣高台+”耕种模式,台高40cm,顶宽100cm,底宽160cm,两台间距300cm。专家团队针对酸枣基地的病虫害及结果率底等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通过实地观察和询问酸枣管理人员分析了酸枣座果率底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酸枣树树龄较小;二是在盛花期受到热干风和干旱影响;三是修剪及水肥管理不当。同时也提出了酸枣丰产的几个措施:一是做好土肥水管理。6-7 月份用秸秆或杂草把树盘盖严,厚约 30 cm,然后撒土压实,不再...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7
浏览次数:32
东营综合试验站中草药基地被认定为东营市科普教育基地近日,东营市科协认定并公示了东营市科普教育基地(2021-2025年) ,东营综合试验站中草药实践基地申报成功,成为东营职业学院首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中草药实践基地依托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产业创新团队于2016年建设,基地占地面积15亩,指导农业合作社推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草药产业发展,2022年《山东大宗根茎类中药材生态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基地成立以来,采取“协会牵头,企业搭台,专家唱戏,农民受益”的模式展开科普工作。从2016年至今共举办科普惠农培训12次,培训高素质农民1320人;进行区域内中药材产业振兴相关的科技服务40余次。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7
浏览次数:14
临沂中草药综合试验站到沂水开展丹参后期生产指导服务2022年9月22日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体系临沂综合试验站团队应邀到沂水县马站镇烽火台村指导丹参后期生产。副镇长张继伟介绍,马站镇立足“建设沂水中草药种植示范区”的战略规划,全面推进中草药规模化种植。通过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参与种植等方式,实行全程管理,提供定制服务。生产环节实行“公司+基地”模式,实现种植集约化、回收机械化;销售环节实行“保底+市场化”模式。今年全镇共发展丹参2100余亩,其中烽火台村种植500多亩,目前长势良好。服务团队,参观了丹参种植基地,指出来丹参生产后期容易出现的问题,给出了防范措施,特别是秋初气温还较高,丹参枝叶茂盛,蒸腾作用强,水分需求量大,要注意适度灌溉,促进丹参根部生长。试验站长张谦还提出了适当拉长中药农业阶段链条,增加丹参净制初加工环节,提高经济收入。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7
浏览次数:21
机械与加工岗位专家调研诸城百达山西洋参种植合作社为了促进我国西洋参种植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先进的生产模式在全国的普及应用。近日中药材创新团队机械与加工岗位专家现场调研了潍坊诸城百达山西洋参合作社,采访了合作社负责人李明远社长。该合作社为潍坊种植西洋参最大的合作社,目前致力于西洋参种植、采收、加工与销售一体。合作社十分重视机械化化在西洋参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拥有从田间耕整地、起垄、播种、植保、收获、清洗、分选、干燥、切片、制粉等多种设备,机械化程度较高,机械化生产模式值得在山东乃至全国推广。目前我省西洋参种植从威海向烟台、青岛、潍坊、淄博等地发展,急需先进的机械化模式。中药材创新团队十分重视机械化在中药材生产中的应用,为推进中药材种植补短板做出应有的贡献。据了解此次调研获得的素材将向农业农村部推荐西洋参全程机械化案例。加工与机械岗位2022年向农业农村部推介的《山东省丹参生产全程机械化案例》已经发布。下一步团队通过更多这样的调研活动总结提炼可复制的机械化模式促进中药材种植业提质增效。在调研期间体系专家还就西洋参机械化各环节进一步优化进行了指导。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7
浏览次数:19
队加工与机械岗位专家受邀在中药材机械化发展论坛做报告2022年9月16-18日“中药源头在行动——走进兴安盟暨2022年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内蒙古兴安盟举行。期间举办中药材生产机械化发展论坛。体系岗位专家青岛农业大学连政国教授应邀做了《山东省丹参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与思考》报告。报告重点介绍了山东省中药材种植特别是丹参种植情况、丹参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以及对下一步提升机械化发展提出了见解。本次活动由兴安盟行政公署、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中国药文化研究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功能研究室、农业农村部特色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指导专家组中药材专业组等单位共同举办。这也是今年省体系与国家体系之间的相互交流活动之一。活动开展了多场学术报告会,通过该活动促进了中药材种植、栽培、初加工行业专家与机械化专家的交流,对实现农机农艺融合,尽快促进中药材产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了良好推进作用。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7
浏览次数:19
王志芬研究员受邀参加 “山东农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科创中国山东农产品区域科技服务团成果对接会”并作专题报告2022年9月8日,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受邀参加“山东农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科创中国山东农产品区域科技服务团成果对接会”,并作了题为“更高水平推进山东中药农业产业振兴”的专题报告,山东农学会理事成员,各市农学会专业委员会代表,菏泽市部分龙头企业、合作社等12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山东农学会副理事长牟少岩主持。会上,王志芬首先介绍了我省中药资源特点、主要栽培品种及道地药材生产现状,并依据区域气候特点和地形差异等将其划分为四大主要生产区,随后重点介绍了依托四大区域构建的丹参、金银花、西洋参、白芍、丹皮、半夏、皂角等优势道地药材现代生态生产技术体系,提出“山东药材、现代生态、绿色田园、美丽乡村、健康中国”的中药材发展理念。会议期间,王志芬研究员向菏泽市科学技术协会赠予了由中草药体系编写的“山东中药农业生物资源”书籍100册,韩金龙代表体系与鄄城县解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解心景签署“科创中国”科企战略合作协议。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7
浏览次数:16
创新团队机械与岗位专家应邀为广西农机推广人员举行专题技术培训 为了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提升丘陵山地中药材机械的应用。2022年8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机发展中心举办《中药材机械化农机农艺融合》培训会。受自治区农机中心的邀请山东省中药材产业体系中药材创新团队机械与岗位专家连政国教授做了《中药材机械化短板与发展对策》报告。连政国教授从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需求、机械化复杂性、目前存在的短板入手,提出了丘陵山区中药材机械化发展对策。并对实现中药材机械化发展农机农艺融合方面进行了阐述。培训过程还进行了互动环节,现场回答培训人员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治区各地市农机推广人员6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还邀请了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岗位专家做辅导报告。这也是国家体系与省体系共同参与推广中药材机械化的活动。会后连政国教授还与国家体系就广西艾草机械化进行了现场考察与交流。广西素有“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中药材之乡”的美称。“桂十味”道地药材及区域特色药材品种闻名全国。据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00多万亩,为我国第一大种植省,且大部分为丘陵山区,机械化是制约中药材产业的主要瓶颈,“无机可用”、“无良机可用”现象普遍存在。
发布时间: 2022 - 08 - 30
浏览次数:16
中药材创新团队机械与加工岗位进行专题调研 为了促进我省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新技术、新装备在中药材生产中的应用,发挥新媒体在知识传播种的作用。2022年省中药材产业体系创新团队与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乡村广播《舜耕科技一键帮》栏目合作,宣传推广中药材种植新技术,促进良技接地气。2022年8月21日,中药材创新体系机械与加工岗位到我省文登西洋参产地进行实地采访了解,为《舜耕科技一键帮》准备素材。产业岗位专家、青岛农业大学连政国教授先后走访了西洋参种植合作社、西洋参加工企业、西洋参机械生产厂家和种植户等,了解西洋参产业在文登的发展状况、实用的新技术、新装备。通过上述活动了解了相关信息,为下一步《舜耕科技一键帮》节目的制作提供了优质素材。据了解山东省中药材产业体系2022年将制作播出该栏目10余期,已经播出的节目收到强烈反响,普遍反映这种方式效果很好,创新团队计划将长期坚持下去,以促进我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 2022 - 08 - 30
浏览次数:19
中药材创新团队举行西洋参全程机械化“田间地头展”工作协调会 为了促进我省中药材机械化的发展,扩大我省西洋参在国内的影响,山东省中药材体系机械与加工岗位计划2022年11月在文登与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威海市农业农村局、文登市农业机械发展中心共同举办西洋参全程机械化“田间地头展”活动。为更好组织本次活动,8月20日举办单位在文登举行了工作协调会议。会议对现场条件、行成路线进行现场考察,并就下一步工作推进进行了交流。本次地头展将展示西洋参田间生产过程到初加工全程机械。据了解文登西洋参2013年获批“中国地理标志产品”,2018年被授予“中国西洋参之都”称号,目前产值达200亿元。最近几年山东省中药材创新团队在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的带领下进行协调公关,通过研发、改进和选型配套相结合的方式,使西洋参全程机械化有了长足发展,得到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的关注。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创建的“农机田间地头展”活动得到全国农机界的广泛支持,该活动对农机企业和产品营销传播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已经形成了典型的品牌,获得行业广泛赞誉。
发布时间: 2022 - 08 - 30
浏览次数:18
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举办鄄城“白芍产业强链补链关键技术论坛与观摩”山东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为落实鲁农科教[2022]17号“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乡村振兴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研究攻关的通知”要求,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问题,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联合鄄城县人民政府于8月27日至28日,在鄄城县召开了“白芍产业强链补链关键技术论坛与观摩”,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长、地方龙头企业代表、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代表等50余人参会(线下与线上同步),会议由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志芬主持。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李月圆副处长,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赵海军研究员,鄄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曹传杰到会指导。会议邀请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菏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到会交流。期间,曹传杰副县长就本次活动的开展致辞,介绍鄄城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赵海军所长就鄄城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及进一步推进所县科技合作发言;李月圆副处长作重要讲话,对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近年来的工作给予肯定,并指出体系要围绕产业“卡脖子”技术和关键环节联合公关,发挥产业技术体系平台优势,努力打造“走在前、开新局”的白芍药材现代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齐鲁样板,一是强化良种选育,优化育种技术方法,加强种子繁育标...
发布时间: 2022 - 08 - 30
浏览次数:25
2022年全省中药材应对夏季极端天气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入夏以来,我省频繁遭遇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对中药材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切实抓好中药材夏季生产管理,保障中药材产量和品质,特制定本意见。一、夏季高温、洪涝对中药材生产的影响(一)根茎类药材。7月-9月是丹参、黄芩、黄精、玉竹、西洋参、北沙参、百合等根茎类药材的根系膨大期,也是产量及质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遭遇暴雨,根系难以正常进行有氧呼吸,养分吸收能力大大减弱,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一般而言,水淹72小时以上,大部分中药材的根系将会死亡,造成减产甚至绝产。此外,高湿高温环境为多种病害的暴发与流行提供有利条件。淹水植株的抗病能力急剧降低,导致药材疫病、炭疽病等病害加剧。(二)叶、花、果类药材。金银花、玫瑰花、菊花、红花等花类药材在生长期遭遇暴雨会落花,产量下降;采收及储存时易发生褐变,影响品质。栝楼、山楂、酸枣仁等果类中药材则会影响开花授粉,果实成熟的则会落果;采收及储存时易发生腐烂、霉变,导致产量与品质双降。二、应对夏季高温、暴雨的生产管理措施(一)及早做好灾害应对准备。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落实各项防灾措施。及时检查、维修、保养各类排涝设施,疏通与清理沟渠,确保排水通道畅通。(二)及时排水清淤。及时排水清淤是预防涝灾中药材减产的关键一招。暴雨后,要抓紧开挖排水沟,疏通畦沟、围沟和腰沟,做到沟沟相通,保证雨停水走,尽可能缩短中药材...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5
浏览次数:20
关于2022年中草药体系开展年度考评工作安排的通知各岗位专家、试验站长:根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2年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有关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本体系考评工作的安排如下:1、认真总结编制各自岗位团队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间的考评报告,编制依据为《山东现代农业技术体系考评细则》。“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活动”的案例,一并在考评报告中单独列出。2、同步对各自岗位团队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间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提供报告。3、上述报告提交时间为2022年6月25日。4、组织本体系考评时间为7月15日前,考评方式另行通知。联系人:韩金龙。 省中草药体系2022-06-02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1
浏览次数:19
关于开展中草药体系区域重点问题调研的通知各试验站长:    根据体系2021 年度会议所确定的任务,现将本产业不同区域内重点品种关键问题调查表下发,根据表格中所设品种,自主选择所在区域内的重点品种,并在所选择的品种项下的各栏目中进行凝练填写问题,结果于2021 年12 月30 日下午2:30 发送至秘书长地址。注:1、表中所选品种目录主要根据农技推广站近年中药材生产品种调查结果(仅内部参考)和近期省公布的《省道地药材名录、特色药材名录和“鲁十味”名单》初步确定。各试验站长可根据自行掌握的情况或选择其中,或另作它选,加之亦可。2、各试验站长分别依据各自区域内的重点品种,在各栏中分别依次填写。3、填写的内容条目、要简洁明了。                                                                          中草药体系   ...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1
浏览次数:12
关于开展中草药体系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调研的通知各岗位专家:        根据体系2021 年度会议所确定的任务,现将本产业重点大品品种共性关键问题调查表下发,根据表格中所设品种,选择3-5 个品种,在各自岗位领域所对应的栏目中进行凝练填写问题,结果于2021 年12 月30 日下午2:30 发送至秘书长地址处。注:1、表中所选品种目录主要根据农技推广站近年中药材生产品种调查结果(仅内部参考)和近期省公布的《省道地药材名录、特色药材名录和“鲁十味”名单》初步确定。各岗位专家可根据自行掌握的情况或选择其中,或另作它选,加之亦可。2、各岗位专家分别依据各自岗位职责分工,对应填写各自产业栏内的内容。3、填写的内容条目、要简洁明了。                                                                           ...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1
浏览次数:11
关于加强2022年度试验站建设工作的意见各试验站站长:为进一步贯彻省产业体系首席专家会议精神,落实落细好本体系任务规划书的年度任务、2021年会精神和协同攻关专家咨询会的措施,对照2022年度任务书,现就本年度更好推进试验站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敬请各试验站研究参考执行。一、工作总要求1. 进一步明确试验站建设的功能和工作定位。要始终把“做好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示范、熟化集成和推广,建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产业、带动生产的综合试验示范基地”作为试验站建设的主体功能和主要工作定位。2. 进一步明确试验站建设主要工作任务和思路措施。要坚定把“示范推广”和“基地建设”一体化推进作为首要任务和工作主线,统筹好年度任务书其它工作。完善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确定思路,明确措施,扎实落实。3. 进一步明确试验站建设的区域布局与分工,打造示范亮点、培植基地样板。要切实围绕区域内骨干品种、主推技术,落实落细各自承担的试验示范与基地建设任务,打造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的技术示范亮点,培植高质量发展的基地样板。二、试验站建设分工本年重点开展丹参、金银花、西洋参的技术示范与基地建设工作。分为山东山地丘陵和山东黄河流域两个生态区,分工布局如下:试验站试验示范与基地建设分工表生态区域骨干品种省主推技术试验站长区域山东山地丘陵丹参(鲁丹参1号、鲁原丹参1号、山农丹参1号、山农2号)1.丹参大垄双行覆膜高效栽...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1
浏览次数:9
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金银花、西洋参、丹参高质高效生产创建评比活动的倡议书中药材生产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根据《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要求,现面向全省金银花、丹参、西洋参生产经营主体,以丰产、优质、安全、高效、可持续为目标,通过采用绿色生产新技术,开展三大药材高质高效生产典型创建评选活动,打造升级三大药材高质量品牌,以科技引领产品品质,稳定对接终端市场,推动全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活动组织单位1. 主承办:山东农学会药用植物专业委员会,山东省中药材行业协会,山东省金银花行业协会2.技术依托: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体系3.参与单位:北京同仁堂海南健康集团,山东省内具有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的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二、目的与目标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企业生产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建立生产与市场对接的渠道,为企业建基地,为基地找企业;通过科企联合,构建创新与产业的联合体,实现产业提质增效。三、方法与步骤1.活动原则:龙头企业牵头,专家全程技术指导;自愿参加、自主创建,体系组织、专家验收,社会协办、全员评选;树立标杆、全国推介,不收取任何费用。2. 报名基本条件:企业拥有成方连片的种植基地,最低要求金银花、丹参各100亩以上、西洋参10亩以上,希望与省级科研团队对接新品种、新技术,有意向对接国家龙头企业的各中药...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1
浏览次数:14
中草药体系与济南市农科院联合开展“金银花夏季管理技术培训观摩会” 7月29日,中草药体系与济南市农科院联合赴济南市南部山区潘家岭村开展金银花夏季管理技术培训观摩活动。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带领团队骨干成员张锋博士,济南市农科院党委副书记张甲生、副院长朱利带领中草药组成员,济南康花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种植基地技术人员与种植户代表等30余人参加。张锋博士就金银花的种质特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与采收加工技术进行了系统授课,对农户关心的金银花修剪技术进行了重点讲解,并开展了深入交流,进一步提升了种植户对金银花科学管理的认知水平,增强了通过掌握新技术提高金银花产量质量和效益的信心。在基地观摩现场,专家们就种植户关心的花田除草难、个别植株枯黄、内涝积水、金龟子为害等问题和难题进行指导解答,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收到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当地企业和种植户的好评。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1
浏览次数:41
中草药体系协同开展沂蒙革命老区中药材专题培训12月14-15日,沂蒙革命老区中草药专题培训班在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蒙阴)举办,来自沂蒙革命老区18个县市区的中草药产业的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60余名参加了培训。山东省农村科技促进中心主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体系协同开展。中草药体系首席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王志芬研究员应邀主题授课,并捐赠科技书籍。山东省农村科技促进中心副主任宋玉丽研究员主持此次培训活动,她指出,此次培训班举办的目的就是为了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方案》,助力沂蒙革命老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推动沂蒙革命老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齐鲁中药材新名片。王志芬研究员做了题为“发展中药农业,打造鲁沂蒙三角药材区生态样板”的报告,分析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中药农业发展的新路径、沂蒙革命老区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等,提出了“变思路、转方向、强技术、树品牌”的发展思路。培训结束后,山东省农村科技促进中心和省中草药体系共同向参班学员赠送《山东中药农业生物资源》一书。该图书由省中草创新体系联合省内从事中药农业相关研究、推广与生产的100余位专家共同编写,介绍了山东省栽培面积较大的100余种中药材的中药学特性、植物物学特征、农学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采收加工技术等。学员们一致认为,此次培训班的举办时机把...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1
浏览次数:21
中草药体系赴白芍产业优势主导县鄄城开展对接服务活动   7月28日,省中草药体系首席专家王志芬带领团队骨干成员赴我省白芍产业优势主导县鄄城开展对接和科技服务活动,鄄城县县委副书记(挂职)曲树杰,鄄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安强,相关龙头企业代表参加 。 对接期间,王志芬研究员介绍了这次对接的目的,指出鄄城是我国十七大中药材市场之一的舜王城中药材市场所在地,鄄城白芍药材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是我省重要的白芍药材产业优势主导县域。特别是从“十三五”以来,中草药体系为支撑当地中药材科技产业发展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建立了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白芍丹皮示范基地、科研博士工作站、菏泽华曦道地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了白芍、丹皮药材的品种选育与药—粮群落绿色生态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支撑了山东省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和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就下一步,如何围绕白芍药材高质量发展、推动白芍产业补链强链关键技术升级等提出了建议。陈安强局长表示,在鄄城农业农村局班子调整后,中草药体系及时开展此次对接活动非常重要,为更好提升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效益,我们将积极配合中药材体系在当地开展的白芍产业强链补链等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工作。县委副书记(挂职)曲树杰就本次对接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对接活动后,王志芬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与龙头企业代表先后考察了中草...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1
浏览次数:26
山东省中草药体系2021~2022年度考评会在济南召开2022年7月16日,山东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2021~2022年度考评会在济南召开。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及主要团队成员参加了会议。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刘喜民研究员,省农科院经作所党委书记、所长赵海军出席。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本次会议采用线下和网络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会议由刘喜民研究员主持。会前,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李月圆副处长对本次考评会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组织好本次考评会,认真查找短板,要重点聚焦3~5个产业中重大科技创新题目,集中力量持续不断攻关,争取“十四五”体系产出过硬成果;二是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提高整体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赵海军代表首席专家依托单位做了表态发言。首席专家王志芬首先汇报了体系的工作总结,各位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依次进行汇报,均积极地履行了各自的岗位职责,完成了2021-2022年度建设任务目标。岗站专家相互交流,对工作业绩开展打分互评。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刘喜民研究员对体系工作进行了点评,建议体系继续加强中药材品种的提纯驯化、重茬等育种和栽培领域的科研攻关,加强小型农机装备的研发,建议体系聚焦黄河流域生山东生态区,加强该区域中药材产业的科技创新与示范。最后,首席专家王志芬对此次会议的考评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体系一年来整体工作扎实有效,比较好的履行了岗位职责,顺利完成了年...
发布时间: 2022 - 07 - 18
浏览次数:25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鲁政字〔2022〕118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支持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黄三角国家农高区)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意见。一、目标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紧紧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按照《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鲁发〔2021〕20号)部署要求,整合全省要素资源,全方位支持推动黄三角国家农高区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把黄三角国家农高区建设成为以盐碱地农业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全国农业创新高地、农业科技服务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农业“新六产”为支撑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新模式,为推动盐碱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农高区贡献。二、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先行示范区1.推动建设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聚焦盐碱地综合利用、耕...
发布时间: 2022 - 07 - 04
浏览次数:17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的批复鲁政字〔2022〕122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你院《关于以省政府名义批复设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的请示》(鲁农科发〔2022〕24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建设方案》,采用新型研发机构形式建设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二、研究院不纳入机构编制核定范围,可依法申请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不明确机构规格,不核定事业编制,由你院履行举办单位职责。三、研究院建设及运行资金由你院负责筹集。四、研究院按照规定设立党的组织,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位。五、研究院业务范围为:建设和管理农业科研平台,开展黄河三角洲相关科研创新、技术集成、中试熟化、示范转化、产业孵化、人才培训、合作交流和技术推广服务等活动。六、要加强与省相关部门和东营市政府的沟通协调,及时调度进展情况,协调解决研究院建设运行中的有关问题,保障研究院健康发展,依托研究院促进相关创新资源快速向黄河三角洲区域集聚,为我省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提供科技支撑。                        ...
发布时间: 2022 - 07 - 04
浏览次数:9
喜报 2021 年度山东农学会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评审工作已圆满完成。经学会秘书处材料审查、专家评审,山东中药材专业委员会荣获 2021年度山东农学会先进工作单位。中草药产业体系成员王宪昌同志和王晓同志荣获2021年度山东农学会先进个人。
发布时间: 2022 - 06 - 30
浏览次数:15
省中草药体系聚焦产业振兴,持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为扎实落实鲁农科教[2022]17号“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乡村振兴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研究攻关的通知”要求,近期中草药体系先后赴青岛、临沂等地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园区开展系列考察调研和科技指导服务活动,持续推进中药农业主推技术完善升级工作。6月中旬以来,首席专家团队联合临沂试验站和即墨综合试验站先后考察调研了平邑300亩丘陵丹参示范基地,胶州1000亩荒山丹参种植基地,即墨20000亩平原丹参种植基地和500亩白术种植基地等。丹参种植采用了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模式,收到了显著增产提质效果,在推广转化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砂姜黑土种植丹参适耕期短,地膜覆盖难操作;二是缺苗与发苗不整齐;三是荒山杂草危害严重,防除人工成本颇高;四是丹参连作与倒茬接续技术缺乏;五是收获后的丹参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杂草等杂质含量高,霉烂变质严重。体系研究提出,一是适期适墒提前起垄覆膜,由翌年的3月上旬至4月上旬,提前到当年的10月中旬至封冻前,土壤墒情适宜时,及时机械一体化起垄覆膜,保墒防草。二是壮苗移栽,膜上移栽前,剔除病苗弱苗残苗,确保移栽苗整齐健壮,克服缺苗与苗不整齐现象。三是优化丹参两年免移栽种植与倒茬接续技术,提升丹参周期性生产的效益;四是荒山丹参收获后,播种黄芪压草抑草,降低人工成本;五是提升丹参精准收获技术和产地干燥分离净制技术,降低杂质率,避免霉...
发布时间: 2022 - 06 - 24
浏览次数:34
省中草药体系站站联合创新发展----沂蒙山区道地中药材野外回归暨珍稀、濒危中药材保护行动顺利开展6月16日下午,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体系临沂综合试验站与临沂河东综合试验站在蒙山开展了沂蒙道地中药材野外回归暨珍稀、濒危中药材保护行动。临沂综合试验站站长张谦、临沂河东综合试验站站长张英姿组织本次活动,山东农学会秘书长张希军、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张学兵参加。沂蒙山区有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据调查,沂蒙山区有1004种药材,隶属248科。其中植物类药材178科851种,蕴藏量达14.7万吨。由于近年来凿山开矿、旅游开发和药农乱采乱挖等现象,农事活动扩大,林区面积减少,加之开发利用过度,导致多种珍贵中草药已经濒临灭绝。随着生存环境遭受破坏,中草药资源自身特性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去年以来,临沂中草药综合试验站和临沂河东综合试验站全面系统地对沂蒙山区的濒危及特色中草药的野生道地药材种类、数量、分布及其生态环境进行摸底调查,找到濒危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根据不同物种的特性,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方法研究有效的保护办法,快速扩大种群数量。这次,两个站联合开展沂蒙道地中药材野外回归项目,在蒙山刀山北麓建设了野生抚育区,参与活动人员现场种植了防风、紫草、白术、山茱萸、南天竹、柴胡、甘草、牛蒡、鱼腥草、射干、百合、山丹、拳参、徐长卿、黄芪、白头翁、苦参、北沙参等30多个品种。此次沂蒙道...
发布时间: 2022 - 06 - 20
浏览次数:26
Copyright ©2017 - 2018 济南元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