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中药材试验站开展“抗疫情、促生产”服务活动3月17日—20日,临沂中草药试验站先后到平邑县源通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临沂晶海药用植物科技有限公司、临沂德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夏高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抗疫情、促生产”科技服务活动,深入田间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帮助解决技术难题,为地方中药材生产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试验站成员深入中药材生产企业、园区,通过和企业、园区有关人员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中药材产业受疫情影响情况,企业、园区在生产上存在的困难和技术需求,针对企业、园区提出的连作障碍、产品质量下降、销售不畅等问题,提出了通过间作、套种,换茬轮作、平衡施肥、生物防控等措施解决中药材普遍存在的连作障碍、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建设线上销售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扩大销售渠道;加大中药材产品研发,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发布时间:
2020
-
04
-
06
浏览次数:33
“战疫情、保春耕”-中草药创新团队赴泰安开展技术服务为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及院“战疫情、保春耕”科技服务活动的有关要求,3月20日,受省派泰安市农业农村厅工作组邀请,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农产品所中药材初加工团队主任韩金龙研究员,陪同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刘喜民研究员、窦家聪科员赴泰安市岱岳区泰山仙草谷黄精种植基地开展技术服务活动。专家们首先对黄精种植基地进行了现场考察,详细了解当地种植黄精的历史,种子种苗来源,水肥应用等情况,参观了林下种植黄精生产模式,现场就提高出苗率、春季生产管理进行了技术指导。随后,与企业负责人及岱岳区农业局领导进行了座谈交流,企业负责人就发展现状、未来规划、当前面临的困难进行了汇报。针对企业的需求,王志芬研究员指出,中药材生产是药性的生产,生产过程要考虑泰山独特的气候条件,采用适宜的生态栽培模式,保证泰山黄精的道地性。同时,要充分挖掘黄精的附加值,开发黄精系列产品,对系列产品做好市场分析和种类定位,通过二产带动一产稳步发展。刘喜民研究员就国内及我省黄精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指出,黄精作为药食同源类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稳步提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应注意产业发展应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相适应,不可盲目扩大生产面积,导致产能过剩,供求失衡。多年来,中草药创新团队始终坚持和推广“山东药材、现代生态、绿色田园、美丽乡村、健康...
发布时间:
2020
-
03
-
24
浏览次数:31
'战役情、保春耕'药用植物创新团队助力中药农业企业复产复工3月17日,省中草药产业体系栽培与土壤肥料岗位专家单成钢研究员受邀赴淄博市高青县常家镇,指导高青春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中药材春耕复产,并洽谈技术服务等事宜。春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位于高青县黄河滩区,近年来尝试通过中药材种植提高农业产值,由于缺乏技术支撑,走了不少弯路。单成钢在了解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对方技术需求后,强调了中药材生产在最近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春季药材种植复工复产的紧迫性;实地考察了白芍、防风等药材田间苗情,查问分析了在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发建立滩区中药材高效栽培模式的解决方案,并为发展林下经济推荐了适宜品种,给出了初步的种植建议。
发布时间:
2020
-
03
-
20
浏览次数:37
“战疫情,促生产” -中草药创新团队赴商河帮助留兰香生产企业复工复产3月17日,省产业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省农科院农产品所中药材初加工团队主任韩金龙研究员、药用植物团队王宪昌博士赴商河留兰香基地,指导昌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复工复产。在留兰香种植基地,王志芬指导企业负责人进行留兰香种植新技术指导,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同时,现场安排留兰香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引进中药材专用基质,采用生态高效的种植模式,建设留兰香种植样板。指导完田间种植,团队又与省派商河县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山东高速集团党委常委王志斌及队员进行对接,现场就公司留兰香相关产品研发、推广及市场开拓等问题开展帮扶,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后的实际问题。省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与商河县殷巷镇政府开展了紧密的合作与对接,团队将对殷巷镇留兰香产业发展提供全产业链的技术支撑,联合企业共同开展项目申报、实验室共建等工作,助推留兰香产业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
2020
-
03
-
19
浏览次数:30
中草药创新团队威海试验站开展黄芩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的根入药,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效。性味苦寒,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等症状。3月5日,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抓不懈的前提下,省中草药创新团队威海综合试验站技术人员到文登区米山镇开展黄芩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在黄芩种植基地,技术人员就去年越冬的黄芩田间管理及今春需种子直播的黄芩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指导意见:黄芩的生长周期需要2.5年的时间,越冬的黄芩早春要清除田间杂草杂物,休整灌溉及排水设施,有条件的基地可增加滴灌及微灌设施,结合春灌做好追肥,追肥以优质的有机肥为主;春季黄芩种子直播,首先要选地整地,土质以沙壤土为宜,深耕细耙,施足底肥,整平做畦,及时做好备耕备种,根据土壤墒情和气候变化适时播种;黄芩种子播种之前最好用45-50℃的温水浸泡4-6小时,然后晾干种皮即可播种,一亩地用种量1.5公斤,在出苗前后都要保持土壤湿润,苗出齐后,要经常松土除草,保持畦内表土层松软无杂草。
发布时间:
2020
-
03
-
19
浏览次数:33
2020 年春季全省中药材管理技术要点及系列 新种植模式推介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季是中药材种植和药材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抓不懈的前提下,省产业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推介以下管理技术要点及新种植模式和新技术,供全省中药材种植企业和农户参考。 一、继续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继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开展中药材春季管理的前提,一些中药材生产和加工企业发挥中药防治疫情的独特作用,及时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在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统筹安排开展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中药材生产企业和种植户要进一步完善今年的种植计划安排,按季节时令有序进行中药材生产管理工作,有关田间生产技术的问题请及时关注省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网站(http://www.sdherb.com)或微信群。 二、多年生种植的药材管理要点 1、田间整理。清除田间杂物,修整排水及灌溉设施;检查和完善基地的棚架结构及越冬情况,如西洋参。同时,准备好播种、收获等相关的农业机械。 2、修剪整枝。冬前没有进行修剪的品种及时进...
发布时间:
2020
-
03
-
12
浏览次数:34
中草药创新团队赴菏泽鄄城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科技帮扶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山东、菏泽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我院科技支撑“三大工程”助推菏泽乡村振兴行动方案,3月10日,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带领团队骨干根据企业需求赴菏泽鄄城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科技帮扶活动。中药材春季管理具有“时令性”特点,一旦错过农时将直接影响药材产量和质量,鄄城县是我省中药材交易的专业市场也是白芍主产区。王志芬到达鄄城后直奔白芍种植基地,现场指导新景中药材合作社的负责人开展白芍春季管理。随后,又来到黄河滩区扶贫示范种植基地,为企业讲解团队创新研发的白芍高畦间作生态种植技术,指导种植企业改变传统种植模式,进行转型升级。在解氏药业有限公司,王志芬到公司的产品加工车间和加工现场进行指导,认真听取企业总经理解心景提出的技术需求,对企业下一步开展白芍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应鄄城县特润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邀请,团队到合作社种植的黄桃基地开展技术指导,中药材初加工主任韩金龙现场调研了合作社现有的种植方式,推荐开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的高效发展模式,现场为企业解决了种子种苗、关键技术和市场信息等难题,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近年来,中草药创新团队陆续在菏泽市开展了牡丹白芍的育种、栽培及产地加工技术研发与示范工作。团队建设了超过2000亩的生态种植示范基...
发布时间:
2020
-
03
-
12
浏览次数:43
关于开展2020年科技下乡活动的通知信息来源: 山东省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时间: 2020-02-28鲁农科教字〔2020〕6号 各市农业农村局、沿海市渔业主管局,各市农科院,省农业农村专家顾问团各分团,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各创新团队,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厅属有关单位:为充分发挥科技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积极担当作为,现就做好2020年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紧密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推广绿色增产、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质量安全和抗灾防灾减灾技术为重点,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到田,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农产品供应充分、市场平稳和价格稳定,为推进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作出应有的贡献。二、目标任务通过科技下乡活动,进一步加大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力度,集成示范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绿色节本增效的关键技术模式,加速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和先进实用技术,力争实现村村有包干技术人员(贫困村要全部配备农业技术指导员)、户...
发布时间:
2020
-
03
-
02
浏览次数:61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省丹参栽培管理技术指导意见丹参是我省道地大宗中药材,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当前,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丹参栽培管理的重要时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做好丹参栽培管理工作,对全省中药材生产和供应、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具有重要意义。一、突出一个“早”字“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丹参可以在冬前栽培也可以在春季栽培,对于春季栽培来说,应突出一个“早”字,在土壤解冻前准备好农业机械、有机肥、种子等物资。1、计划种植基地管理:合理规划种植区域,解冻后及时查看土壤墒情,在土壤水分合适的时候可以先起垄覆膜保墒,即“抢墒起垄”,避免我省部分地区经常发生的春季干旱,耽误或错过丹参栽培最佳季节。2、育苗基地管理:及时清除苗圃基地田间枯草杂物,丹参发芽较早,应“早起苗早移栽”,最晚于4月初前,人工顺行采挖或机械采收,整理成捆后,置于低温通风处贮藏,防止霉变或失水,备用。二、重点一个“保”字目前我省的丹参种植大多采用种苗移栽的方式,栽培模式可以参照我省主推技术“丹参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保”字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确保种苗质量建议选择鲁丹参1号、鲁原丹参1号、山农丹1号和山农丹2号等通过审(认)定的丹参品种,丹参种苗选用根长约15厘米、根上部直径约0.5厘米以上无病虫害、无损伤、新鲜、均匀一致的健壮种苗。2、确保土地整理措施到位丹参忌连作,宜...
发布时间:
2020
-
02
-
15
浏览次数:47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省丹参栽培管理技术指导意见丹参是我省道地大宗中药材,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当前,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丹参栽培管理的重要时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做好丹参栽培管理工作,对全省中药材生产和供应、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具有重要意义。一、突出一个“早”字“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丹参可以在冬前栽培也可以在春季栽培,对于春季栽培来说,应突出一个“早”字,在土壤解冻前准备好农业机械、有机肥、种子等物资。1、计划种植基地管理:合理规划种植区域,解冻后及时查看土壤墒情,在土壤水分合适的时候可以先起垄覆膜保墒,即“抢墒起垄”,避免我省部分地区经常发生的春季干旱,耽误或错过丹参栽培最佳季节。2、育苗基地管理:及时清除苗圃基地田间枯草杂物,丹参发芽较早,应“早起苗早移栽”,最晚于4月初前,人工顺行采挖或机械采收,整理成捆后,置于低温通风处贮藏,防止霉变或失水,备用。二、重点一个“保”字目前我省的丹参种植大多采用种苗移栽的方式,栽培模式可以参照我省主推技术“丹参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保”字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确保种苗质量建议选择鲁丹参1号、鲁原丹参1号、山农丹1号和山农丹2号等通过审(认)定的丹参品种,丹参种苗选用根长约15厘米、根上部直径约0.5厘米以上无病虫害、无损伤、新鲜、均匀一致的健壮种苗。2、确保土地整理措施到位丹参忌连作,宜...
发布时间:
2020
-
02
-
15
浏览次数:32
发布时间:
2020
-
02
-
14
浏览次数:73
发布时间:
2020
-
02
-
14
浏览次数:178
山东中药农业科技产业振兴模式论坛暨山东农学会药用植物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在东营召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盐生药材科技创新,助力黄河三角洲乡村振兴,打造中药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齐鲁样板,省农学会药用植物专业委员会于12月6日在垦利区召开了“山东中药农业科技产业振兴模式论坛暨山东农学会药用植物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40余家会员单位代表参会。会议采用轮流主持的形式,省农学会药用植物专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孙彩虹、药植会副理事长王建华、单成钢分别主持。会议邀请了山东中医药大学高德民教授、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李贵海教授作学术报告;山东骏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东营市胜景林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作典型发言。经过药植会副理事长会议提名及讨论,会议评选出了17家年度先进会员单位,17名产业英才和14名学术英才农产品所分别与东营市胜景林业有限公司和东营广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科企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双方将就盐生药材研究与示范开展深入合作。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黄三角区域有着近800万亩未利用的盐碱地和1100多万亩中低产田,拥有发展盐生药材的广阔前景。我院农产品所药用植物创新团队自2011年开始在东营市垦利区开展林下盐生药材的栽培筛选试验,筛选出10余个适宜品种,建成了5处示范基地,为黄三角盐生药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做出积...
发布时间:
2019
-
12
-
16
浏览次数:81
黄河三角洲盐生药材科技产业高层论坛在东营召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盐生药材科技创新,助力黄河三角洲乡村振兴,省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联合东营市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东营市科技局及垦利区人民政府于12月7日在垦利区召开了黄河三角洲盐生药材科技产业高层论坛,中草药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和试验站长、省中药材行业协会领导及省农学会药用植物专业委员会会员代表、省内相关龙头企业代表共120余人参会,会议由垦利区科技局局长胡金涛主持。会议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徐宗昌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侯瑞星教授,及来自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中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省内有关企业家代表30余人进行大会交流。首席专家挂靠单位省农科院农产品所分别与东营市胜景林业有限公司和东营广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科企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双方将就盐生药材研究与示范开展深入合作。论坛期间还进行了山东中药农业科技产业振兴模式论坛。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黄三角区域有着近800万亩未利用的盐碱地和1100多万亩中低产田,拥有发展盐生药材的广阔前景。首席专家创新团队自2011年开始在东营市垦利区开展林下盐生药材的栽培筛选试验,筛选出10余个适宜品种...
发布时间:
2019
-
12
-
15
浏览次数:41
中草药创新团队2019年工作总结会东营召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盐生药材科技创新,助力黄河三角洲乡村振兴,省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于12月6日在垦利区召开了2019年工作总结会,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各岗位专家、试验站长及部分团队成员30余人参会,会议由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刘喜民研究员主持。会上,各岗位专家、试验站长汇报了一年来的工作重点和工作亮点,对2020年的工作进行了规划。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作总结发言。王志芬指出:感谢团队各岗位专家、试验站长的辛勤工作,一年来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从资源收集、品种选育到栽培育种、病虫害防御,从产业经济到全程机械化,团队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支撑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进展;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下一步,各位专家要把一年来的工作形成技术总结和工作总结,对照任务书和生产实际需求,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提高服务能力。
发布时间:
2019
-
12
-
15
浏览次数:26
省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丹参产地初加工示范基地暨农产品所博士科研工作站揭牌仪式在聊城举行11月12日,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丹参产地初加工示范基地暨农产品研究所聊城久久博士科研工作站揭牌仪式在聊城市东昌府区举行。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刘喜民研究员,农产品所所长王月明,中草药团队首席专家、所党委书记王志芬,中药材初加工创新团队主任韩金龙,聊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孙玉杰,东昌府区政府副区长刘光涛、副区长赵宇,山东久久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冠文,以及其他有关部门领导和企业技术人员等40余人参会,会议由赵宇主持。会上,刘光涛副区长首先介绍了聊城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冯冠文董事长回顾了企业10多年经历过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加工装备更新换代的发展历程, 表达了做大做强山东丹参产业的信心和决心。王志芬研究员从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角度介绍了双方开展科技合作情况,王志芬指出:本次活动的举办是农产品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措施,也是双方多年来合作成果的见证,下一步,双方将在丹参初加工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的科技协作,打造标准化、规范化、环保低耗的丹参初加工示范基地,助力地方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揭牌仪式上,王月明、刘光涛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聊城久久博士科研工作站揭牌;刘喜民、孙玉杰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丹参...
发布时间:
2019
-
11
-
13
浏览次数:43
丹皮/白芍间作玉米栽培模式测产验收会在济宁举行10月26日,省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研发示范的“丹皮/白芍间作玉米栽培模式”测产验收会在济宁举行,来自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中医药研究院、省中药大学的5位专家对牡丹(药用部位称丹皮)和白芍进行了现场实打验收,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研究员任专家组组长。根据验收实施方案,专家组随机选择了取样田进行测产。结果表明:在和玉米间作种植的情况下,牡丹根鲜重亩产达1105.3公斤;白芍地下鲜重(去芽头)亩产达1489.8公斤,比对照(非间作)产量高出一倍,经济效益显著。测产专家一致认为:间作套种模式充分利用了作物之间的立体空间、地下根系的分布规律,提高了光能、空气、水肥利用率,边行优势特别明显,达到了粮药双丰收的目的。同时中药材专用基质的使用代替了传统的化肥,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确保药材品质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该间作模式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可在药材主产区推广应用。
发布时间:
2019
-
10
-
29
浏览次数:37
中国中药协会人参属专业委员会2019学术年会暨第五届文登西洋参文化节在文登区召开10月11日,中国中药协会人参属专业委员会2019学术年会暨第五届文登西洋参文化节在威海市文登区召开,省农科院农产品所参与承办。省科技厅李良军副处长,院科研处陈英凯科长,农产品所王月明所长、中草药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药用植物创新团队成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业内专家、产业人才、企业家等500多人参加此次会议。会上,李良军副处长和王月明所长分别致辞,并共同见证了农产品所与文登区道地参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担的省园区提升工程项目“文登西洋参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创立与产业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启动仪式,李良军就项目实施提出,参与各方要明确职责,严格项目经费使用监督管理,构建运行高效的协同创新模式,加强制度建设,抓好节点控制,确保项目实施出成效、助产业、树样板、增效益;王月明代表农产品所与文登区农业农村局、道地参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文登西洋参产业研究院”三方联合共建协议,这一合作将打造文登西洋参产业技术创新的新模式;在中国中药协会人参属专业委员会2019学术年会上,农产品所单成钢研究员做了“人参/西洋参棚式研究进展”主题学术报告,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效得到业内专家的普遍认可。会议期间召开了“威海市文登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西洋参)专家团队第二次工作会议”,王志芬、单成钢作为专家团队成员参会并就产业园区项目开展、西洋参产业研...
发布时间:
2019
-
10
-
18
浏览次数:29
威海市文登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西洋参)专家团队第二次工作会议在文登召开10月11日 “威海市文登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西洋参)专家团队第二次工作会议”在文登召开,会议由威海市文登区农业农村局主办,我所党委书记,山东省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和单成钢研究员作为产业专家受邀出席会议。会议邀请15名全国西洋参研究知名专家学者为文登西洋参产业发展建言献策。重点就威海市文登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西洋参)项目实施方案、文登西洋参研究院建设方案展开讨论。与会专家分别从产业园规划设计、文登西洋参品质特色确定与品牌推广、文登西洋参研究院建设方案和运行模式等方面发表了意见建议,王志芬研究员作为第三产业首席专家就文登西洋参研究院的筹建过程和筹备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并做了会议总结发言。 会议就文登西洋参产业发展形成了以下共识:产业发展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同时应更多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龙头企业的介入;必须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综合发展模式,加紧产业联盟的建设;文登西洋参研究院应成为产业发展与专家团队之间的纽带,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做好理论研究和技术推广。
发布时间:
2019
-
10
-
18
浏览次数:16
西洋参生物基质专用肥试验示范测产验收顺利进行10月10日,为验证生物基质专用肥在改善西洋参土壤结构、肥力和微生态环境,提高西洋参品质和产量方面的作用,加快构建西洋参高效生态栽培模式,省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团队、栽培岗位联合威海试验站共同举办了“西洋参生物基质专用肥试验示范测产验收”活动。验收在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西洋参示范基地(荣成市安泰西洋参专业合作社试验基地)进行。验收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7位知名专家对试验示范做了实地测产和综合评价。测产结果表明生物基质专用肥处理组平均亩产较对照组增产48.1%,20g以上鲜参比例84.07%,远远高于对照组的22.00%。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生物基质专用肥处理可提高西洋参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可在药材主产区推广应用。
发布时间:
2019
-
10
-
18
浏览次数:35
临清市金郝庄镇考察团来临沂市农科院考察学习2019年9月23日,万名干部下基层省派金郝庄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山东省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赵军胜带队,一行13人到临沂市农业科学院考察学习。赵军胜书记一行首先到平邑县保太镇羊城村“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中草药试验示范基地”,参观了中草药种质资源圃、丹参的抗重茬栽培试验、丹参直播试验、丹参简轮作生态绿色栽培试验。随后到柏林镇参观学习金银花的栽培技术。最后到九间棚参观了金银花的烘干加工工艺流程。整个活动过程由临沂中草药试验站站长张谦陪同。张谦应考察团的要求,重点介绍了临沂市重点推广的金银花品种——中花一号和北花一号。详细介绍了这两个品种的不同特点和各自的优缺点及选择品种应注意的事项。同时向考察团提出了发展金银花产业的前景和风险防控策略的建议。考察团对本次考察非常满意,纷纷表示回去抓紧推进发展金银花产业的进程,并邀请临沂市农业科学院有关专家到金郝庄镇进行技术指导。
发布时间:
2019
-
09
-
29
浏览次数:27
2019年丹皮/白芍间作夏玉米高效生产技术验收会9月25日,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团队、栽培岗位及济宁试验站组织省内专家,对创新团队实施的丹皮/白芍间作夏玉米高效生产技术示范田进行了玉米的现场实打测产验收。专家组在听取了项目组关于项目实施及自测情况汇报,察看了玉米示范田的长势,选择了面积75m2的菌渣处理二、四、六与CK各1块田做取样田,进行测产。专家组按照加权平均计算,结果表明,丹皮/白芍间作夏玉米种植模式下,玉米(品种农大372)亩产达到677.4kg,产量水平与常规大田种植相持平。中草药创新团队自2015年秋开始在济宁进行丹皮/白芍间作玉米种植模式研究与示范,今年的粮药间作玉米又取得了较高单产,而且间作的药材长势良好,该技术可实现稳粮增药、提质增效的目标,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发布时间:
2019
-
09
-
29
浏览次数:17
山东省中草药创新团队经济岗位专家苏昕教授来临沂调研9月20至21日,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经济岗位专家、山东财经大学政府绩效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山东预算绩效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苏昕教授带领其团队一行4人来临沂对金正大集团金丰公社运营模式进行调研,山东省中草药创新团队临沂综合试验站站长张谦陪同。20日,苏教授一行调研了金丰公社平邑分社丹参种植运营模式。21日到临沭金丰公社总部调研。苏教授参观了金正大集团展厅,了解金正大集团的发展史,科研成果和对农业生产做出的贡献,同时对有关社会责任问题、发展瓶颈问题等向有关人员做了提问,听取了金正大集团金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金丰公社董事长李计国工作汇报。苏教授对金丰公社模式表示赞赏,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表示将密切关注金丰公社模式的前景。
发布时间:
2019
-
09
-
29
浏览次数:57
“丹参间(轮)作生态绿色生产技术”现场观摩会在平邑举行根据2019年山东省农业科技开放周活动部署和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的总体任务安排,中草药创新团队于9月20日在平邑县保太镇举办“丹参间(轮)作生态绿色生产技术”现场观摩会。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省农科院农产品所党委书记、创新团队首席王志芬,省农科院科研处陈业兵博士、平邑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付晓出席会议,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成员、山东省中药材行业协会会员、各地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草药种植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人和药用植物团队成员等80余人参加现场观摩会。会议由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刘喜民研究员主持。高瑞杰站长在讲话中指出,在今后丹参产业发展中,围绕产业需求和农民增收,创新集成绿色高质高效技术,促进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应做好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快集成绿色生态化技术模式;二是大力推广小型农业机械的普及率。三是重点提升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水平。王志芬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山东省农业科技开放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省农科院作出的“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对普及现代农业科学知识,更好地展示农科院科技成果的应用成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此次活动旨在聚焦丹参药材产业,按照“重点品种引领、各类品种跟进”的原则,开展沂蒙山道地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示范...
发布时间:
2019
-
09
-
26
浏览次数:37
中草药创新团队机械岗位专家团队成员赴莱西开展农机新技术培训8月中旬,受青岛莱西市农业农村局委托,山东省中草药创新团队机械岗位专家团队成员、青岛农大的王家胜教授赴莱西市店埠镇,组织当地20余家农业合作社农户开展了关于作物机械化精密播种以及农机安全使用和防护为主题的农机技术培训。培训过程中,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先进的机械化精密播种技术和装备,并针对当地种植面积比较大的蔬菜、中药材、油料作物等经济作物所需要的精密播种装备和技术进行了重点讲解,现场解答了参加培训农户在实际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并直接到达合作社生产基地对所使用的精密播种装备进行了技术指导。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的农户普遍反映该次培训对他们帮助很大,也期望将来对他们开展更多类似技术培训和指导。
发布时间:
2019
-
09
-
22
浏览次数: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