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创新团队召开“山东省舜王城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筹建 座谈会3月18日,菏泽市鄄城县中药材产业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彭楼镇党委书记李超杰,管委会副主任陈杰,鄄城县科技局副局长袁振,解氏药业总经理解心景一行4人来到省农科院农产品所,与药用植物创新团队开展产业对接。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栽培岗位专家单成钢研究员、所成果转化科巩东营科长及药用植物创新团队骨干成员参加座谈。经过前期沟通与交流,计划由山东省农科院农产品研究所、鄄城县政府、地方龙头企业三方共建“山东省舜王城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会上,李超杰书记介绍了鄄城中药材市场发展的历程及现在面临的形势,结合近几年中药材市场计划筹建的国家中药材物流基地建设、健康小镇建设等重大项目进展,表达了对中药材科技的需求和建议;王志芬研究员从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市场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研究院的定位、模式、组织形式提出了建议;巩东营科长围绕研究院的主题、资金来源、带头人、运行等内容表达了意见;企业代表解心景介绍了解氏药业的经营发展状况,表达了对研究院的热切期盼。彭楼镇拥有全国十七个之一的“舜王城中药材市场”,药用植物创新团队自2015年开始在彭楼镇开展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
2019
-
03
-
26
浏览次数:63
中药材创新团队岗位专家为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进行技术培训 近日,2019年青岛市即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机实用技术与服务培训班在青岛农业大学举行。培训班邀请中药材创新团队机械岗位专家连政国教授作了题为《现代农业机械在经济作物与设施农业中的应用》专题报告。经济作物是目前农业生产机械化的短板,随着产业的发展,我省最近几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机械化普及远不如其他大田作物。经济作物生产的经济性不高。报告通过对最近几年我省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和新型机具研发情况进行了详细描述,使培训者了解目前机械化情况及可用机具情况。培训者普遍感到收获很大。报告还进行了现场互动,通过培训也进一步了解到目前经济作物机械化的需求,为体系下一步的工作提供思路。种植经济作物往往是农村脱贫的重要手段,通过培训将对经济作物的发展和生产起重要推进作用。
发布时间:
2019
-
03
-
15
浏览次数:26
中草药创新团队助力“千名干部下基层工作队”发展中药康养农业12月20日,省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省农科院农产品所党委书记王志芬研究员应邀来到利津县北宋镇,与省派“千名干部下基层驻东营市利津县工作队”及镇政府领导一起对当地的农业特色产业开展调研和研讨;服务队队长省医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吕晓黎,成员代表省食药监庞岳利主任、省财政厅时荣森、省高速交警支队耿建峰,药用植物创新团队韩金龙研究员等陪同。调研组在北宋镇武装部部长张增强的带领下,先后参观调研了镇花卉苗木种植基地、金河滩田园综合体、“养生天下”中药材种植及休闲园区等,并在南贾村委进行了座谈与交流。王志芬指出,全镇应在现有的基础和优势的条件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以发展中药康养农业产业为主线,以龙头企业为实施主体,在改善和保护好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中药康养农业的生产系统,集中产业技术优势、政策优势和企业积极性,培育黄三角及黄河滩区中药康养农业田园综合体,打造黄河滩区美丽村庄样板,助力乡村振兴。药用植物创新团队自2011年开始布局“黄三角”地区中药农业生态生产模式创建工作,先后筛选了10余种适宜当地发展的中药材品种,开展了皂角间作薄荷、薏苡间作木香、板蓝根间作高粱等试验示范工作,经专家实打验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下一步,团队将继续开展相关的试验示范工作,为黄三角地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发布时间:
2018
-
12
-
25
浏览次数:54
中药材创新团队在威海建立机械化研发中心日前,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药材创新团队机械化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威海举行,这是中药材创新体系成立以来依靠体系岗位专家建立的第一个机械化研发中心。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刘喜民研究员、中药材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和团队部分岗位专家参加了揭牌仪式。揭牌仪式后全体成员参观了近两年依靠中药材创新团队机械岗位研发的中药材生产机械装备并与企业进行座谈和技术交流。中药材创新体系机械化研发中心挂靠单位威海佳润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致力于农业机械的科研开发,公司拥有威海市小型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威海市茎秆植物收获打捆机械工程技术中心,曾两次获得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现代农业领域一等奖。近两年与中药材创新团队合作研发中药材机具10余种,涵盖丹参、西洋参、金鸡菊、薄荷等中药材全程机械化各重要生产环节,极大促进了当地中药材企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7
浏览次数:28
中草药体系首席专家团队获赠助力“第一书记”扶贫锦旗12月10日上午,来自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镇的5名省派第一书记和1名驻村工作队队员来到我省农科院农产品所,把一面印有“科技助力精准脱贫、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的锦旗亲手交到农产品所党委书记、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手中,感谢药用植物创新团队对他们开展中药材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农产品所王月明所长参加赠旗仪式并与第一书记座谈交流。2017年,来自省科协和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单位的的5名省派第一书记分别帮扶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镇的5个自然村,通过深入调研,选择种植半夏药材的扶贫模式,与我所药用植物团队对接,双方联合开展大黄集镇省派第一书记帮包村中药材扶贫行动。王志芬书记、韩金龙研究员被聘为指导专家。结合当地实际和省派第一书记大黄集镇党小组的要求,团队在种植技术方案制定、种源考察选择、技术培训、田间管理指导、机械化配套、产地初加工、市场销售渠道对接等全程跟踪指导,并指派韩金龙研究员具体负责实施。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今年10月份半夏半夏喜获丰收,产品经第三方检测合格,被济南百味堂中药饮片公司全部收购,亩效益5000元以上,受到了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5个自然村农户自发种植面积将突破150亩,成为贫困户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面的有效脱贫方式之一。近年来,药用植物创新团队积极开展产业扶贫与精准扶贫工作,每年指导服务30余个省派、...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2
浏览次数:113
中草药体系首席专家团队获赠助力“第一书记”扶贫锦旗12月10日上午,来自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镇的5名省派第一书记和1名驻村工作队队员来到我省农科院农产品所,把一面印有“科技助力精准脱贫、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的锦旗亲手交到农产品所党委书记、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手中,感谢药用植物创新团队对他们开展中药材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农产品所王月明所长参加赠旗仪式并与第一书记座谈交流。2017年,来自省科协和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单位的的5名省派第一书记分别帮扶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镇的5个自然村,通过深入调研,选择种植半夏药材的扶贫模式,与我所药用植物团队对接,双方联合开展大黄集镇省派第一书记帮包村中药材扶贫行动。王志芬书记、韩金龙研究员被聘为指导专家。结合当地实际和省派第一书记大黄集镇党小组的要求,团队在种植技术方案制定、种源考察选择、技术培训、田间管理指导、机械化配套、产地初加工、市场销售渠道对接等全程跟踪指导,并指派韩金龙研究员具体负责实施。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今年10月份半夏半夏喜获丰收,产品经第三方检测合格,被济南百味堂中药饮片公司全部收购,亩效益5000元以上,受到了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5个自然村农户自发种植面积将突破150亩,成为贫困户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面的有效脱贫方式之一。近年来,药用植物创新团队积极开展产业扶贫与精准扶贫工作,每年指导服务30余个省派、...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2
浏览次数:32
全国西洋参科技产业高层论坛在威海召开12月8日,由山东农学会、山东省中药材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西洋参科技产业高层论坛暨山东农学会药用植物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山东省中药材行业协会种养殖专业委员会年会、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年度工作推进会在威海市文登区隆重召开。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研究员,山东省中药材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剑峰,山东省农科院农产品研究所所长王月明,文登区副区长孔军出席并讲话。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郭巧生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郑培和研究员应邀作大会主旨报告;国家中药材产业体系相关岗位试验站专家应邀参加。来自山东、吉林等省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的企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等单位代表120余人参会。大会围绕国家中药材行业发展现状、政策趋向、产业趋势,西洋参科技产业研发进展等进行了大会报告。国家体系虫害防控岗位及济南试验站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郭庆梅教授、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林慧彬教授、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张钦德教授作大会报告;济南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代表企业进行了典型发言交流。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及各岗位专家结合本岗位的任务职责,聚焦西洋参产业发展中的科技瓶颈难题,在西洋参新型大棚研发示范、专用有机基质研制试验以及整地、施肥、播种、收获等全程机械化研发配套与推广...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1
浏览次数:42
中草药创新团队为文登区农机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为了促进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日前中草药创新团队岗位专家连政国教授受邀,为威海市文登区农机推广人员做了《中草药田间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专题报告。报告通过对中草药产业的发展特点、现有的技术基础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特别是通过最近两年中药材团队在装备研发方面形成的新产品进行了阐述。通过案例帮助该区农机推广部门,正确认识中草药产业的发展规律,通过农机农业融合加快中药材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中药材种植的效益。以西洋参为代表的中药材是文登区近几年发展较快的重要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户对中草药田间生产机械需求旺盛,但现有机械装备有效供给严重不足。近年来,文登区农机局敏感的认识到机械化是制约中药材种植效益的瓶颈,与山东省中药材创新团队机械岗位紧密合作,结合市场需求,不断加大改进和研发中药材专用农业机械的工作力度,促进农机与农艺的相互结合和配套,为中药材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发布时间:
2018
-
11
-
26
浏览次数:36
省中草药创新团队与省中药材行业协会联合开展产业调研与科技对接活动10月7-8日,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与省中药材行业协会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联合开展产业调研与科技对接活动,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兼协会种养殖主任委员王志芬研究员,原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消费品处副处长张新明,省药材公司董事长兼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剑峰,以及来自荣昌制药(淄博)有限公司、山东仙河药业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10余人参加活动。调研组先后来到平邑县柏林镇、沂南县双侯镇、莒县寨里河镇等丹参主产区,得到了当地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热烈欢迎。柏林镇是我省丹参的传统产区,镇政府针对中药材发展制订了发展规划,驻村第一书记带领贫困村进行了中药材种植托管模式的新尝试,王志芬到田间对当地种植基地现场指导。沂南县双侯镇是传统烟草种植基地,近年来面临产业转型升级,镇党委政府、第一书记及农户表达了对中药材种植的强烈愿望,调研组实地考察后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建议。莒县寨里河镇是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农业小镇,丹参种植面积已初具规模,优良的品质得到企业代表的一致好评,专家们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产品分级、加工技术等产业提升方案。本次调研与对接活动以山东道地药材丹参为主线,沿蒙山山脉至鲁东丘陵,对我省适宜丹参种植的代表性生产基地进行调研和技术对接,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需求,架起了产、供、销的桥梁,实现了共赢的目的;同时,建立了创新团队+行...
发布时间:
2018
-
11
-
13
浏览次数:34
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团队荣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项目奖“
发布时间:
2018
-
11
-
05
浏览次数:110
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团队荣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项目奖“近日,第九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颁奖大会暨首届多元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团队完成的“鲁丹参1号及配套高效生产技术推广”获得“优秀项目奖”。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设立,旨在奖励为调整产业结构做出突出贡献,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和转化科技成果,产学研紧密结合并已取得实效的优秀项目,属于全国技术市场的最高奖项。本次获奖项目“鲁丹参1号及配套高效生产技术推广”是在育成鲁丹参1号新品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了大垄双行高效栽培技术,并在山东省及周边技术应用,获得了最高606公斤的单产记录,推广应用后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丹参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发布时间:
2018
-
11
-
05
浏览次数:197
中草药创新团队助力省派菏泽市牡丹区“第一书记”扶持半夏产业发展10月26日,“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镇中药材试种总结暨推进会”隆重召开,“第一书记”派出单位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委成员、副主任李金山,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于洪文,牡丹区委副书记曹会烽等领导出席。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刘喜民研究员、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团队成员韩金龙研究员应邀参加。来自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省科协、大黄集镇政府的领导和半夏种植大户80余人参会,会议由大黄集镇党委书记张洪领主持。会上总结了驻大黄集镇5位“第一书记”带领贫困村种植半夏的阶段性成果,公布了半夏测产结果,对表现优秀的种植户进行了表彰奖励,发布了“大黄集镇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讨论稿)”。刘喜民研究员就“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王志芬研究员针对“当地区域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建议”作专题报告。会后,与会专家到半夏收获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自2017年10月份开始,中草药创新团队积极与大黄集镇的5位第一书记进行技术对接,从品种选择、种苗选育,到种植模式确定、田间指导等,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团队每年约指导30余个省派、市派“第一书记”,扶持地方中药材产业发展。2018年团队成员中有2人入选省企业科技特派员,1人入选县科技特派员,2人入选“三区人才”,为科技扶贫工作和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发布时间:
2018
-
10
-
31
浏览次数:44
中草药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应邀在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做报告10月26-28日,全国农机行业盛会—2018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会期间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举办了一系列的主题会议和专题活动。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机械岗位专家、青岛农业大学连政国教授应邀作了“西洋参全程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报告。报告主要就创新团队成立以来机械与加工岗位针对山东省大宗道地中药材—西洋参机械化发展瓶颈问题开展的工作,重点介绍了西洋参田间生产中垄型整理、精密播种和收获环节机械化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报告还对发展中药材生产机械化农机农艺相结合方面提出了思考,引起多为参会者的关注,在现场就有数位参会者进行咨询交流。据了解,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是“亚洲第一,世界知名”的农机大展,本次中外参展商达1800多家,会议期间举办的各种论坛达到30多场,对中国农业机械的发展各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沟通。
发布时间:
2018
-
10
-
30
浏览次数:47
山东丹参高效生态栽培技术王志芬字幕版
发布时间:
2018
-
05
-
09
浏览次数:263
中药材创新团队机械岗位专家到威海进行调研为了全面落实《中草药团队落实全省推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座谈会会议精神实施“1151”工程》的规划,提前规划岗位2018年的工作任务。日前,体系机械与加工岗位专家青岛农业大学连政国教授和创新团队骨干成员王家胜博士到威海进行业务调研。本次调研主要针对以下内容:一是与合作企业进行对接,制定2018年详细研发规划;二是与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进行对接探讨新旧动能转化、落实振兴乡村合作社对机械化的新需求;三是与机具使用户详细了解上一年创新团队研发机具的使用情况,制定改进和优化路线。中药材创新团队成立以来,利用依靠单位的人才优势成立创新小组协同攻关解决了一批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创新了一系列支撑产业发展的科技服务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被媒体多次报道。
发布时间:
2018
-
04
-
28
浏览次数:66
由山东省农业厅主办的“山东省2017年中药材行业关键技术培训班”于7月18日在平邑开班。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研究员出席并讲话,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中药材科科长刘喜民研究员、临沂市农业局、平邑县组织部、平邑县农业局的有关领导参加开班仪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省(院)药用植物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王志芬研究员应邀参加并主讲。培训班由省农技总站的孟庆水副站长主持,来自平邑的120余位新型职业农民及12各乡镇农技站长参加了培训。 高瑞杰同志指出,山东是中药材生产大省,许多药材品种在全国具有独特优势,近些年来,中药材产业呈现出快速稳健的发展态势,逐步迈入园区化种植增效、产业链延伸增值、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消费需求量持续增加,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产业链不断延伸,区域集约化、规模化步伐加快,目前我省中药材产业正处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当前的重点工作是提高中药材质量和生产效率,提高中药材综合生产能。 王志芬研究员以我省大宗道地药材丹参为案例,阐述了发展中药材生产,保障人民健康需求、支撑中医药行业发展、促进优秀文化传承、改善农业农村生态,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的内涵,依照中药药性理论和生态学原理,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就品种地块选配、栽培管理、收获加工等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讲解培训...
发布时间:
2017
-
08
-
04
浏览次数:169
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前不久,工信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2部委共同发布《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明确七大任务,对我国中药材资源保护和中药材产业发展进行全面部署。这是第一个关于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国家层面对中药材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始兴起中药材种植热,但由于种植不规范、技术水平落后、管理粗放等原因,中药材品质良莠不齐,重金属含量超标、农药残留等一系列问题愈演愈烈。 为此,国家食药监局自2002年开始推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及《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从种植资源选择、种植地选择一直到中药材的播种、田间管理、采购、产地初加工、包装运输以及入库整个过程中,鼓励规范化、科学化种植。 一、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种植分散,规模效益较差、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由于药农实力有限,种植分布分散,成片种植少,集约化程度较低,正如江西泰和县的车前子,家家户户像种花生一般,难以标准化。另外,药材种植区域多在山区,信息和交通落后造成种植难以规模化,好比曾为“药材生产红旗县“的重庆巫溪,太白贝母、大宁党参等特色品种,目前...
发布时间:
2020
-
09
-
26
浏览次数:22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办字〔2019〕120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关于进一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若干措施》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9年7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抓好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8〕127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政策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切实解决当前我省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支配权,充分释放创新活力,现制定以下措施。 一、简化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管理 (一)简化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内容。科研人员按照科研活动只需测算项目预算科目总额,直接费用只需填列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以及其他支出等五类预算科目。间接费用只填列管理费和绩效支出两类预算科目。 (二)下放财政科研项目预算调整权限。在项目预算总额不变的情...
发布时间:
2019
-
07
-
18
浏览次数:78
临沂中草药试验站与省派临沂大学第一书记工作组开展对接工作10月22日,省派临沂大学第一书记工作组组长王阔之率王茂广、苗智刚、王军四位书记,应邀到山东省中草药产业体系临沂试验站平邑羊城试验基地进行对接交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中草药所所长陈香艳、临沂试验站站长张谦陪同参观了丹参与粮食作物间轮作示范田,丹参施用专用肥的梯度试验和徐长卿的沟式栽培试验。四位书记专家对试验示范模式给于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为试验示范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提供了理论支持。
发布时间:
2018
-
10
-
25
浏览次数:52
中草药团队微课堂-徐长卿节目视频
发布时间:
2017
-
11
-
01
浏览次数:135
泰山白首乌规范化种植研究张荣君,徐凌川,郭素,孙维洋,张华,陈志恒泰山白首乌特产于我国,是山东泰山地区的名贵道地药材,泰山“四大名药”之一。其含有甾苷、苯乙酮、自首乌二苯酮和磷脂类、多糖类等化学成分,还含有铁、钙、钾、锌、镁、铜、锰、铬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性微温,味甘、微苦,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止心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昏眼花、须发早白、失眠健忘、皮肤瘙痒等多种疾病,是传统滋补和抗衰老中药,近年发现它还有抗肿瘤的作用。该药材多源于野生,由于野生资源有限,上世纪八十年代,泰山白首乌开始人工栽培,现已基本获得成功。近年来,以中药材GAP标准,建立了泰山白首乌药材种植基地,以保证生产的泰山白首乌药材质量达到安全、有效、可控的目的。本文制定了泰山自首乌药材生产标准操作规范,为泰山白首乌的药品、食品标准及产业化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规程按照我国中药材GAP标准,规定了山东泰山白首乌产区种植泰山白首乌规范化生产的综合技术要求。1.2 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泰安、新泰、莱芜、济南等地的泰山白首乌主要生产区。河北、山西、陕西等省有泰山白首乌药材种植的也可参照执行。栽培种为萝蘑科植物泰山白首乌。2 引用标准2.1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2 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2.3 ...
发布时间:
2020
-
09
-
26
浏览次数:19
“山东省农科院农产品所黄河三角洲中医药研究院” 签约及挂牌仪式在利津举行10月20日,“山东省农科院农产品研究所黄河三角洲中医药研究院签约及挂牌仪式”东营市利津县宾馆隆重举行,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农产品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志芬,利津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光军,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管理中心副主任、东营市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臧民杰签订三方共建山东省农科院黄河三角洲中医药研究院合作协议;王志芬和利津县政府副县长王乃全为研究院揭牌。在全县乡村振兴专题报告会场,王志芬作为农业智库专家代表与王乃全签约。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春霞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代表200余人参加论坛。近年来,中草药创新团队一直致力于盐碱地中药材标准化栽培和产业化开发工作,筛选了10余种适宜“黄三角”栽培的药材品种,与地方龙头企业联合开展了田间示范和规模化种植工作,陆续开展了药药间作、药粮间作等种植模式的示范,开展了薄荷、薏苡等品种的高产高效专家测产活动。研究院的成立将更好地发挥三方人、才、物的优势,围绕黄河三角洲区域中药材的引种、选育、扩繁、加工以及市场推广等,建立完整的中药材开发创新链和产业链,探索黄河三角洲区域传统农业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有效模式;三方共同打造区域“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的科技研发平台...
发布时间:
2018
-
10
-
24
浏览次数:83
随着农机的普及,文登粮食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如今,文登西洋参和丹参种植收获也逐步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逐步提高。 眼下正是丹参收获和种植季节,记者在高村镇辛店子村和鞠格庄看到,丹参种植、收获全部采用机械作业。 威海佳润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夕宁介绍,丹参收获机机器整体特点是挖掘深度深,挖掘深度能达到入土40公分。第二个特点是链条的输送震动大,参土分离效果非常好,每小时工作效率在2.5亩。 区丹参协会会长吕海泓说,丹参收获依靠传统人工作业生产效率低、用工成本高,使用机械的效率可以达到人工的几十倍,不但效率高,而且质量好。 区丹参协会会长吕海泓说,用机械一天可以收割二三十亩丹参,又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出净率还高,给丹参的增收降低成本,起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 近年来,文登大力推进中药材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促进中药材规模化种植。今年,区农机局积极争取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项目,扶持农机研发企业联合科研部门突破技术瓶颈,自主研发丹参收获机,为丹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区农机局还大力推广农机社会化服务,满足生产需求。目前文登以西洋参、丹参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近日,全省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会在文登召开,省内农机系统各级相关负责人、中药材行业专家、农机生产经销企业和种植大户等100多人前来参观学习文登中...
发布时间:
2017
-
11
-
13
浏览次数:204
泰山参的栽培技术毕 胜 李桂兰 于 波 泰山参 Codonopsis lanceolata Benth. et Hook.),也叫羊乳、 四叶参, 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缠绕植物, 以根入药。有补虚通乳、排脓解毒之功效。为泰山四大名药之一,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中南各省区。1 生物学特性生于山野沟洼潮湿处及灌木丛中,喜气候温和阴蔽凉爽条件,多生长在半阴半阳山坡处,耐寒,忌阳光直射、高温和干旱,怕涝,相对湿度以70%~80%为好,适生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幼苗期要和高秆作物间作套种或者搭架用于防晒和遮阴。2 栽培技术2. 1 选地与整地、施肥 选半阴半阳、排灌方便、无风灾冻害、地势高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以山坡地为好,盐碱地,涝洼积水地,重粘土地不宜种植。也可在林果树下进行种植,施足基肥,每亩用充分腐熟的圈肥约3000kg ,并加适量的过磷酸钙、草木灰,撒匀后,深翻30cm以上,耙细,整平。做成高畦,畦向以能利用早阳或晚阳 避开中午直射阳光为宜畦高10~20cm、畦宽110~130cm 沟宽50~60cm。2.2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多先育苗再移栽。2.2.1 种子处理:选用新种子,发芽率高,隔年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甚至无发芽能力。播种前把种放在40~50温水中浸泡,搅拌...
发布时间:
2020
-
09
-
27
浏览次数:18
中药材创新团队在威海举办中药材机械化现场观摩会10月15日,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药材创新团队和威海市农机局联合举办中药材全程机械化现场观摩会在文登举行。创新团队专家、威海市农机推广部门、农机具生产厂商、中草药种植合作社和媒体记者等80余人参加。会议现场演示了西洋参田间生产环节机具12种,涵盖西洋参从耕地整地、施肥、播种、移栽到收获整个环节,其中大部分为中药材产业体系最近2年新研发产品。团队机械专家连政国教授和王家胜博士对每种机具的特定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与参会人员开展交流和对接,达到了推广演示新产品和技术培训的目的。创新团队成立以来,根据中药材机械化的发展现状,采取集中突破、联合攻关的思路,重点解决大宗中药材生产过程的制约瓶颈。按照产、学、研、推的模式与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生产企业研发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机械产品。据了解,在西洋参主要生产环节中机械化收获每亩就能为种植户节约成本800元左右。本次现场会的举办将有力推动以威海市为代表的西洋参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9
浏览次数: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