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 News
发布时间: 2020 - 05 - 19
点击次数: 90
省中草药产业体系与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赴临沂市河东区调研5月16日,为落实山东省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助力中药事业发展,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刘喜民研究员一行三人前往临沂市河东区南亩春耕田园综合体调研,考察了药用植物引种资源圃,与公司主要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并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政策法规与标准处处长张庆谦对接山东中药农业发展。刘喜民研究员指出田园综合体的健康养生、科普展示、产品研发和文旅文创等功能定位切合当前国家和省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的政策,发展前景广阔。王志芬研究员介绍了山东省中草药行业发展状况与产业特色,肯定了项目的发展方向,指出应充分发挥项目的科教、科普功能,种植资源引进应符合中药材道地性原则,做好群落构建等关键环节。张庆谦处长指出,应抓住中央的省内重视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做好项目顶层设计,以示范带动为主,形成品牌效应。产业体系临沂实验站站长张谦陪同调研,临沂市农业科学院纪委书记钟建峰研究员、济宁市科技职业学院院长王军教授、项目区所在的河东区汤河镇党委书记王妍等主要领导等参加调研。南亩春耕田园综合体由山东华夏高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建,是临沂市河东区重点建设项目,拟建成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科普教育基地,同时开展数字农业、健康养生、文旅文创等业务
发布时间: 2019 - 07 - 05
点击次数: 59
省中草药创新团队与山东荣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协议7月3日,中草药创新团队在济南举行“济宁市马集镇御景春畔中药材生态种植及产地初加工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协议签约仪式”,济宁市经济开发区马集镇副镇长杨燕,山东荣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小宾;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农产品所副所长柳尧波研究员,栽培岗位专家单成钢研究员参加,仪式由体系秘书长韩金龙主持。签约仪式前,杨燕副镇长首先介绍了马集镇文旅及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及荣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对中药材项目的引进寄予了厚望。王志芬研究员对项目运行和落实提出了诚恳的建议,希望企业能够切实抓好项目落实工作,为中药产业发展和精准脱贫工作贡献力量。本次合作主要由药用植物创新团队为山东荣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马集镇御景春畔中药材生态种植及产地初加工园区”提供技术支撑,协助企业开展中药材种植及产地初加工项目的研发与示范。合作协议由栽培岗位专家单成钢与企业法人王小宾代表双方签署。
发布时间: 2018 - 01 - 01
点击次数: 49
山东丹参产业高层论坛在济南隆重召开12月24日,由山东农学会、山东省中药材行业协会主办的山东丹参产业高层论坛在济南隆重召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魏建和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生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西文博士应邀出席并作大会报告。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瑞杰站长、原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委员会消费品产业处调研员张新明副处长、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王月明所长出席并讲话。国家中药材产业体系有关岗位专家和试验站站长应邀参加。来自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及全省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的企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等单位代表150余人参加。会议分别由山东农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希军和药用植物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种养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喜民主持,由山东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山东能农学会药用植物专业委员会和山东省中药材行业协会种养殖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上午,大会围绕国家中药材行业发展现状、政策趋向、产业趋势,丹参现代生物学国际研究进展动态、山东丹参在全国的地位、产业优势与短板、丹参产业技术体系构建、丹参质量形成与控制等进行了大会报告。大会评选并表彰了2017年度药用植物专业委员会“十佳先进单位”、 “十佳先进个人”和优秀学会论文,吸纳11家单位为药用植物专委会理事单位,对获奖单位或个人、入会单位颁发了获奖证书和聘书。下午,大会围绕山东丹参产业发展,开展了学术和产业对接与交流。来自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及省内相关专家和上药华宇(临沂)中药资源有限公司、山东富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代表进行了典型发言交流。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对团队前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阶段1151工程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和再要求。会前,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分别与荣成市安泰西洋参种植...
发布时间: 2017 - 12 - 18
点击次数: 41
东营试验站到无棣考察 12月11日,山东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东营试验站站长、东营职业学院生物与生态工程学院院长隋学圃一行应邀赴滨州无棣县进行考察交流。随后在县政务中心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就东营职业学院全面对接无棣县中草药种植及健康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座谈。无棣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卢鸿,副部长费炜炜,副县长井庆川,科技局、卫生与计划生育局及有关乡镇街主要负责人陪同考察并参加座谈会。隋学圃一行先后参观考察了无棣县佘家镇万亩中药种植基地、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及无棣县中等专业学校、无棣县技工学校。随后双方就东营职业学院全面对接无棣县中草药种植及健康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座谈。在教育、科研、农技推广、对口扶持重点乡镇等方面达成共识。座谈会上无棣县政府与东营职业学院就全面合作框架协议达成初步意向;佘家镇、车王镇分别与我院拟定科技合作协议,由赵春博士担任佘家镇科技副镇长一职,以期能够充分发挥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大对无棣的支持力度,为佘家镇现代中草药发展提供强力的人才与科技支撑,加快产学研合作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隋学圃指出,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高度重视与无棣的全面合作,始终关注无棣的发展。他希望加强与无棣的沟通和联系,充分发挥东营试验站和东营职业学院的人才和科技优势,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努力为无棣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卢鸿指出,无棣县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县、人才强县之路,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希望扩大交流合作,使人才实力、科技力量成为推动无棣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发布时间: 2017 - 10 - 10
点击次数: 52
9月28日,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与威海市文登区西洋参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对接会在文登区张家产镇召开,会议由省中草药创新团队与文登区农业局联合主办,省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岗位专家王建华教授、单成钢研究员、连政国教授等参加了此次对接活动。会上,与会专家根据当地西洋参产业需求,提出了当前文登西洋参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内容应围绕西洋参产业技术升级、智力引进、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西洋参品牌提升等方面展开;文登区农业局领导表示将以此次对接活动为契机,加强产业发展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加快推进专家大院建设、人才引进和示范基地打造等;最后,产业体系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进一步指出此次会议是对我省推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座谈会精神的深入落实,对于深刻理解中药材新旧动能转换的具体内容,以及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创新团队在西洋参产业方面将开展的主要工作做了部署。威海是我国西洋参的主要产区,面积超过6万亩。近年来西洋参生产面临着种质退化、连作障碍、机械化程度低等突出问题,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围绕上述问题,整合全省科研力量,开展了西洋参品种提纯复壮、高产栽培、抗重茬专用肥研制、专用机械研发等联合攻关。本次会议为下一步西洋参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奠定了基础。
发布时间: 2018 - 01 - 01
点击次数: 42
山东省中药材行业协会种养殖专业委员会在济南成立12月23日,以我所为技术依托单位的山东省中药材行业协会种养殖专业委员会在济南正式成立,原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消费品处张新明副处长、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刁训禄副处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刘喜民研究员,以及来自省农科院、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及全省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企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等单位80余家代表参会。会议由省中药材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省中医药研究院李贵海研究员主持。会议通过了《山东省中药材行业协会中药材种养殖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专委会组成名单。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山东省中医药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王志芬被推选为中药材种养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我所单成钢研究员、韩金龙副研究员分别当选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和副秘书长。王志芬指出,山东中药材行业协会的成立揭开了山东中药材行业发展的历史性的新篇章,种养殖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中药材行业协会组织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中药材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是中药材行业协会全局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要紧紧围绕行业需要、产业需求、会员期望,要始终坚持在十九大报告的指引下开展,要始终坚持在国家、省中医药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去谋划,要始终坚持在山东省中药材行业协会的坚强领导下落实,要始终坚持充分相信和紧紧依靠各位委员的才智和力量去推动。各位委员的当选既是行业对我们前一阶段工作的认可,也是对今后工作的一种期望,是山东省中药材行业内的一份崇高荣誉、一份重要责任、一份使命担当,各位委员要坚持个人出彩、协会增光。王志芬指出,专委会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老一代中药材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握好工作定位,理清工作目标,搞好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筹划好推进策略和路径,勤奋工作,砥砺前行,为会员多干几件实事,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多干几件实事。专委会的成立标志...
中草药 News
Hot News / 热点新闻
2018 - 11 - 05
点击次数: 203
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团队荣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项目奖“近日,第九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颁奖大会暨首届多元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团队完成的“鲁丹参1号及配套高效生产技术推广”获得“优秀项目奖”。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设立,旨在奖励为调整产业结构做出突出贡献,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和转化科技成果,产学研紧密结合并已取得实效的优...
2017 - 08 - 04
点击次数: 175
由山东省农业厅主办的“山东省2017年中药材行业关键技术培训班”于7月18日在平邑开班。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研究员出席并讲话,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中药材科科长刘喜民研究员、临沂市农业局、平邑县组织部、平邑县农业局的有关领导参加开班仪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省(院)药用植物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王志芬研究员应邀参加并主讲。培训班由省农技总站的孟庆水副站长主持,来自平邑...
2017 - 10 - 18
点击次数: 314
2017 - 07 - 20
点击次数: 214
2017年6月15日,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应临沂综合试验站邀请来临沂检查指导中草药生产。  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一行在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刘飞副院长、张谦站长及团队主要成员的陪同下,先后到沂南县山东德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山东临沂民发农机装备公司、临沭县统一合作农场,对树莓、丹参、栝楼等生产及山区小型机械装备情况进行了考察调研。 &...
2018 - 10 - 09
点击次数: 132
2018年丹皮/白芍间作玉米高效生产技术验收会在济宁举行9月27日,省农业厅组织省内专家,对省产业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实施的丹皮/白芍间作青贮玉米高效生产技术示范田进行了玉米、丹皮和白芍的现场实打测产验收。示范田位于中草药创新团队济宁试验站试验田内,示范面积15亩,专家组对整个示范田进行认真考察后,按照测产方案进行了实打计产。验收结果表明,丹皮/白芍间作玉米种植模式下,玉米(品种为鲁宁184)亩产干...
2017 - 11 - 04
点击次数: 113
各创新团队:为贯彻落实全省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座谈会会议精神,经研究,决定依托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创新团队”)实施“1151”工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开展1次产业调研。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实际,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切入点,立足“为什么转?往哪转?怎么转?”,突出“四新促四化”,研究本产业哪些是落后动能,哪些是急需的新动能,如何培育新动能等问题,并形成调研报告,择优推荐呈报有关部门...
2017 - 09 - 18
点击次数: 209
微博 / WeiBo
News 中草药
中草药体系赴白芍产业优势主导县鄄城开展对接服务活动   7月28日,省中草药体系首席专家王志芬带领团队骨干成员赴我省白芍产业优势主导县鄄城开展对接和科技服务活动,鄄城县县委副书记(挂职)曲树杰,鄄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安强,相关龙头企业代表参加 。 对接期间,王志芬研究员介绍了这次对接的目的,指出鄄城是我国十七大中药材市场之一的舜王城中药材市场所在地,鄄城白芍药材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是我省重要的白芍药材产业优势主导县域。特别是从“十三五”以来,中草药体系为支撑当地中药材科技产业发展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建立了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白芍丹皮示范基地、科研博士工作站、菏泽华曦道地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了白芍、丹皮药材的品种选育与药—粮群落绿色生态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支撑了山东省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和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就下一步,如何围绕白芍药材高质量发展、推动白芍产业补链强链关键技术升级等提出了建议。陈安强局长表示,在鄄城农业农村局班子调整后,中草药体系及时开展此次对接活动非常重要,为更好提升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效益,我们将积极配合中药材体系在当地开展的白芍产业强链补链等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工作。县委副书记(挂职)曲树杰就本次对接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对接活动后,王志芬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与龙头企业代表先后考察了中草...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1
浏览次数:22
山东省中草药体系2021~2022年度考评会在济南召开2022年7月16日,山东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2021~2022年度考评会在济南召开。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及主要团队成员参加了会议。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刘喜民研究员,省农科院经作所党委书记、所长赵海军出席。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本次会议采用线下和网络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会议由刘喜民研究员主持。会前,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李月圆副处长对本次考评会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组织好本次考评会,认真查找短板,要重点聚焦3~5个产业中重大科技创新题目,集中力量持续不断攻关,争取“十四五”体系产出过硬成果;二是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提高整体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赵海军代表首席专家依托单位做了表态发言。首席专家王志芬首先汇报了体系的工作总结,各位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依次进行汇报,均积极地履行了各自的岗位职责,完成了2021-2022年度建设任务目标。岗站专家相互交流,对工作业绩开展打分互评。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刘喜民研究员对体系工作进行了点评,建议体系继续加强中药材品种的提纯驯化、重茬等育种和栽培领域的科研攻关,加强小型农机装备的研发,建议体系聚焦黄河流域生山东生态区,加强该区域中药材产业的科技创新与示范。最后,首席专家王志芬对此次会议的考评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体系一年来整体工作扎实有效,比较好的履行了岗位职责,顺利完成了年...
发布时间: 2022 - 07 - 18
浏览次数:23
喜报 2021 年度山东农学会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评审工作已圆满完成。经学会秘书处材料审查、专家评审,山东中药材专业委员会荣获 2021年度山东农学会先进工作单位。中草药产业体系成员王宪昌同志和王晓同志荣获2021年度山东农学会先进个人。
发布时间: 2022 - 06 - 30
浏览次数:15
省中草药体系聚焦产业振兴,持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为扎实落实鲁农科教[2022]17号“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乡村振兴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研究攻关的通知”要求,近期中草药体系先后赴青岛、临沂等地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园区开展系列考察调研和科技指导服务活动,持续推进中药农业主推技术完善升级工作。6月中旬以来,首席专家团队联合临沂试验站和即墨综合试验站先后考察调研了平邑300亩丘陵丹参示范基地,胶州1000亩荒山丹参种植基地,即墨20000亩平原丹参种植基地和500亩白术种植基地等。丹参种植采用了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模式,收到了显著增产提质效果,在推广转化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砂姜黑土种植丹参适耕期短,地膜覆盖难操作;二是缺苗与发苗不整齐;三是荒山杂草危害严重,防除人工成本颇高;四是丹参连作与倒茬接续技术缺乏;五是收获后的丹参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杂草等杂质含量高,霉烂变质严重。体系研究提出,一是适期适墒提前起垄覆膜,由翌年的3月上旬至4月上旬,提前到当年的10月中旬至封冻前,土壤墒情适宜时,及时机械一体化起垄覆膜,保墒防草。二是壮苗移栽,膜上移栽前,剔除病苗弱苗残苗,确保移栽苗整齐健壮,克服缺苗与苗不整齐现象。三是优化丹参两年免移栽种植与倒茬接续技术,提升丹参周期性生产的效益;四是荒山丹参收获后,播种黄芪压草抑草,降低人工成本;五是提升丹参精准收获技术和产地干燥分离净制技术,降低杂质率,避免霉...
发布时间: 2022 - 06 - 24
浏览次数:34
省中草药体系站站联合创新发展----沂蒙山区道地中药材野外回归暨珍稀、濒危中药材保护行动顺利开展6月16日下午,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体系临沂综合试验站与临沂河东综合试验站在蒙山开展了沂蒙道地中药材野外回归暨珍稀、濒危中药材保护行动。临沂综合试验站站长张谦、临沂河东综合试验站站长张英姿组织本次活动,山东农学会秘书长张希军、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张学兵参加。沂蒙山区有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据调查,沂蒙山区有1004种药材,隶属248科。其中植物类药材178科851种,蕴藏量达14.7万吨。由于近年来凿山开矿、旅游开发和药农乱采乱挖等现象,农事活动扩大,林区面积减少,加之开发利用过度,导致多种珍贵中草药已经濒临灭绝。随着生存环境遭受破坏,中草药资源自身特性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去年以来,临沂中草药综合试验站和临沂河东综合试验站全面系统地对沂蒙山区的濒危及特色中草药的野生道地药材种类、数量、分布及其生态环境进行摸底调查,找到濒危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根据不同物种的特性,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方法研究有效的保护办法,快速扩大种群数量。这次,两个站联合开展沂蒙道地中药材野外回归项目,在蒙山刀山北麓建设了野生抚育区,参与活动人员现场种植了防风、紫草、白术、山茱萸、南天竹、柴胡、甘草、牛蒡、鱼腥草、射干、百合、山丹、拳参、徐长卿、黄芪、白头翁、苦参、北沙参等30多个品种。此次沂蒙道...
发布时间: 2022 - 06 - 20
浏览次数:25
中草药体系深入开展盐生药材品种与配套技术攻关示范为更好落实鲁农科教[2022]17号“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乡村振兴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研究攻关的通知”要求,中草药体系在黄河三角洲的东营、滨州等地全面开展盐生药材品种升级筛选与配套技术优化攻关示范工作,在东营和滨州建立盐生药材试验基地各1处,示范基地各2处;筛选示范盐生药材品种12个,配套栽培模式与技术体系3套。2022年6月13日中草药体系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会同机械岗位专家连政国教授、东营试验站站长隋学圃研究员等,先后对东营基地攻关工作进行了考察,并就攻关试验和基地示范的进展情况与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了认真会商研究,提出了具体的落实技术意见。院农高区试验基地主要开展盐碱地微地形分异模式优化和盐生药材品种契合的验证工作。首席专家团队在充分研究水盐运移规律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高台-中畦-底沟为主体结构的三级阶梯分异模式,与物理覆盖相结合,实现旱季抑盐防草、雨季洗盐抑草。在不同阶梯上匹配与之相适的盐生药材品种。试验占地10亩,配套盐生药材决明、板蓝根、益母草、射干等品种10个。建议下一步要重点配套好出苗保苗和除草排涝等技术工作。酸枣高台种植模式示范基地占地800亩,主要推广示范“酸枣高台+”耕种模式,台高40cm,顶宽100cm,底宽160cm,两台间距300cm。在土壤含盐量2.5~3.5‰、pH 9.0~10.0、...
发布时间: 2022 - 06 - 14
浏览次数:37
中药材创新团队开展“白芍-小麦/玉米宽垄间作模式”示范测产活动6月7日,省中草药体系中药材创新团队在我国白芍主产区菏泽开展“白芍-小麦/玉米宽垄间作模式”示范测产活动。邀请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刘喜民研究员、省中医药研究院林慧彬研究员、省农科院张锡金研究员、菏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向阳研究员等5位专家对鄄城“白芍-小麦/玉米宽垄间作模式”示范基地进行了小麦现场测产。“白芍-小麦/玉米宽垄间作模式”是以白芍起高垄种植,小麦/玉米垄间平作种植的新型种植模式。白芍行垄宽1.5m,垄高40cm,种植3行白芍;小麦/玉米行宽1.5m,种植7行小麦或3行玉米。专家组在听取了团队关于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后,考察了白芍间作小麦示范田实际情况,根据验收方案,专家组进行了测产,结果表明:白芍间套小麦/玉米种植模式,配合施用体系自主研制的中药材专用有机基质,小麦亩产达269.7公斤,亩增经济效益700~800元。“白芍-小麦/玉米宽垄间套作模式与技术”是中草药体系研发并入选山东农业主推技术,目前已在白芍核心产区鄄城进行推广应用。专家一致认为:在保证白芍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小麦及玉米两季收益能够填补白芍生长期内没有任何收益的空白,增加了企业或农户的经济收入,显著降低了企业和农户的经济负担,对推动鲁西南黄河滩区白芍产业发展,更好协调粮药争地矛盾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中药材专用基质的施用显著降低了白芍-小麦/玉米生产系...
发布时间: 2022 - 06 - 14
浏览次数:24
中草药体系王建华教授应邀在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2年版)高级培训班上作报告2022年05月08日上午,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组织的《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高级培训班第四次授课如期开展,此次培训邀请了陈士林、杨生超、王建华、王沫和徐常青五位专家授课,培训班班主任、联盟副秘书长兼联盟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专委会主任委员郭巧生主持授课。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联盟副理事长陈士林老师,从GAP对中药材的品质提升起到的作用,到面临的矛盾、挑战以及瓶颈,讲解了GAP和品质中药材提升的关系。  云南省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杨生超老师,从种子、种苗及新品种的育选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杨生超老师指出:种子、种苗与其他繁殖材料,是中药材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整个中药材生产、药用植物生命体的内因之所在,种子、种苗的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山东省金银花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联盟山东联络站站长王建华老师,主要介绍了第七章种植养殖中的种植部分,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种植管理、二是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及管理,讲解了繁殖材料的特性和繁殖条件的要求、苗期管理、...
发布时间: 2022 - 05 - 09
浏览次数:14
中草药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团队召开“科技助力菏泽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视频培训会 4月25日,中草药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团队举办了“科技助力菏泽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视频培训会,来自鄄城、郓城及牡丹区等地中药材种植企业30余人参会,会议由韩金龙主持。会前,体系委托鄄城县中药材行业协会进行了走访调研,重点了解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面临的技术问题及对产业发展的困惑。针对大家的问题,团队田北京博士进行了汇总和归纳,会上予以公示。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从平台建设、基地园区提升、科技创新及标准制定等问题,从宏观角度对菏泽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同时也阐述了服务团下一步开展的重点工作。邀请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林慧彬教授就菏泽白芍的种植和产地加工问题做PPT报告,为种植加工企业提供了技术资料。邀请省农科院张锡金研究员围绕近年来涉及农业领域的国家、省科研项目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中药材产业项目的特点、可申报种类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培训现场线上回答了与会者的问题。下一步,团队将按照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的规划和建议,重点落实院士工作站、新品种选育及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以道地品种为突破,抓住产业链短板,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助力菏泽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2 - 04 - 27
浏览次数:24
中草药体系研发的丹参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体系日前,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公布全国蔬菜中药材适宜品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与典型案例12个,由中药材创新团队岗位专家连政国教授联合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发形成的的“山东省道地中药材丹参机械化生产模式与典型案例”成功入选。 近年来,山东省中草药体系机械岗位积极深入药材主产区,立足实际,与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农机制造与配套企业联合,加大改进和研发中药材专用农业机械的工作力度,促进农机与农艺结合与配套,为中药材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和服务。                                              2022-03-30
发布时间: 2022 - 03 - 31
浏览次数:31
2022年春季全省中药材管理技术要点及系列新种植模式推介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体系受去年北方药材产区涝害和近几年新冠疫情双重因素叠加影响,中药材市场价格急剧攀升,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前提下,切实保障中药材安全生产和有效供给,是今年中药材产业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目标。春季是中药材种植和药材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为更好促进全省中药材生产健康发展,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抓不懈的前提下,省产业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推介以下管理技术要点及新种植模式和新技术,供全省中药材种植企业和农户参考。一、继续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继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开展中药材春季管理的前提,中药材生产企业和种植户要在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统筹安排开展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今年的种植计划安排,按季节时令有序进行中药材生产管理工作,有关田间生产技术的问题请及时关注省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网站(http://www.sdherb.com)或微信群。二、多年生种植的药材管理要点1、田间整理。清除田间杂物,修整排水及灌溉设施;检查和完善基地的棚架结构及越冬情况,如西洋参。2、修剪整枝。冬前没有进行修剪的品种及时进行春剪,如金银花、皂角等。将修剪的枝条及时清除,保证田间清洁。如需补苗的地块做好标记,及时补苗。3、追肥与春灌。结合春灌进行追肥操作,建议以有机肥或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适当增加滴灌或微灌设施。4、病虫...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5
浏览次数:17
中草药体系“十四五”卡脖子问题协同攻关专家咨询会在济南召开   1月15日下午,中草药体系召开了“十四五”卡脖子问题协同攻关专家咨询会,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副处长李月圆,我院科技管理处副处长赵海军出席会议。会议邀请了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刘喜民,省中药材行业协会顾问张新明,山东农学会秘书长张希军,省中药材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剑峰,平邑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付晓,威海市文登区农业农村局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李黎明,上药华宇临沂中药资源有限公司经理谈景福,步长制药山东药物研发中心总经理任振丽等8位专家到会指导,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经作所张军副书记,陈莹科长参会,会议由赵海军主持。王志芬首席汇报了近期体系开展的“全省中药农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和区域重点技术问题”的系统调查情况,汇报了体系“十四五”卡脖子问题协同攻关的主要内容,即制定山东省大宗道地药材金银花、丹参、西洋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指导书1.0版本,并开展基地示范。体系秘书长韩金龙汇报了指导书的编写框架。与会专家对体系联合攻关的主要内容及指导书的编写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咨询与论证,从不同角度、不同环节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听取了体系的汇报和专家的建议之后,李月圆对体系“十三五”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建议体系要进一步狠抓科技创新和联合攻关,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持续攻关;积极参与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在耐盐...
发布时间: 2022 - 01 - 17
浏览次数:36
“南亩春耕”杯全国中医药文化科普视频大赛被评为“2021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近日,“南亩春耕”杯全国中医药文化科普视频大赛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2021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南亩春耕”杯全国中医药文化科普视频大赛由河东区科学技术协会、河东区卫生健康局、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体系联合主办,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学院、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临沂卫生学校协办,山东华夏高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大赛自5月13日启动,得到了全国广大中医药爱好者的积极参与,收到来自北京、上海、福建、广州等多个省市100多名作者200多部丰富多彩的中医药科普视频作品,围绕“弘扬中医文化,传承本草精神”的主题,以真实、立体、生动的方式普及中医药知识,尽显本草之美。大赛分为大众网络投票、初评和终评三个环节,共有40部作品入围大赛终评。7月17日下午,大赛终评会在北城新区举行,比赛特邀国家、省中医药管理局、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体系,山东农学会等相关专家进行评审,最终,《本草博物》、《探秘野山参》、《南亩春耕的奇花异草》、《兔儿伞》等10部作品脱颖而出,分别荣获金、银、铜奖。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学院、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被授予“优秀组织奖”...
发布时间: 2021 - 12 - 30
浏览次数:14
中草药体系开展协同培训与业务对接12月6日、19日,省中草药体系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应邀参加由省农业农村厅在潍坊举办的“2021年全省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训班”,开展中药材技术培训,并顺利进行业务对接。来自全省76个县市区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骨干200余人参加。王志芬研究员做了“山东道地药材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主题报告,分析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中药农业发展的新路径,阐述了中药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介绍了中草药体系建设的组织构成、功能职责、科技创新与产业服务体系建设进展;与参训农技推广人员进行了对接交流,提出了省中草药体系与各相关市县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联合,推动中药农业科技发展,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和“沂蒙革命老区振兴”等省重大发展部署的意向和倡议;向参会的药材生产优势区域的县区农技推广站和部分参班学员赠送《山东中药农业生物资源》一书。该图书由省中草产业体系联合省内从事中药农业的100余位专家,历时6年编写完成,重点介绍了省内常年栽培的100余种中药材的区域分布、中药学特性、植物物学特征、农学特性及其生产利用特点等。学员们一致认为,此次培训与业务对接,更多了解了中药农业的产业形势和发展方向,《山东中药农业生物资源》图书更可以作为今后指导中草药生产的工具书,对于丰富和提升科技知识和技术水平,更好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增强了信心。近几年来,省中草药体系紧密对接省...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4
浏览次数:19
山东省中草药体系2021年度工作会在济南召开12月22日下午,为全面贯彻落实12月17日“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会议”精神,中草药体系2021年度工作会在济南召开。会议以“推进中药农业高水平创新和高质量科技转化”为主题,邀请国家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岗位专家于毅研究员、河北省中药材体系首席专家谢晓亮研究员、山东省农技推广中心高瑞杰研究员为点评专家。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长及团队成员50余人参会。会议由山东省农技推广中心中药材科刘喜民研究员主持。会上,岗位专家、试验站长先后汇报了2021年工作进展及2022年重点工作计划。点评专家进行了点评。谢晓亮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河北省产业体系建设管理的经验做法,建议体系要围绕区域大品种、产业关键问题开展一链式研发示范,不能用和体系任务不相关的工作来交差,加强岗站协同和岗岗合作。于毅研究员建议围绕山东大宗道地药材,重点保护和发掘野生种质资源,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开展市场和价格预测,打造团队文化。高瑞杰研究员肯定了团队一年来取得的新进步,建议加强岗站配合,科学布局,有针对性地开展联合攻关。最后,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作“推进中药农业高水平创新和高质量科技转化”的总结发言,简要回顾了体系“十三五”重点工作进展,指出体系建设必须把握和坚持高层次站位、高水平布局、坚定领导推进、衷心依靠团队四条原则,部署做好体系任务规划的再...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3
浏览次数:26
经作所中药材创新团队联合承办沂蒙革命老区中草药专题培训12月14-15日,沂蒙革命老区中草药专题培训班在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蒙阴)举办,来自沂蒙革命老区18个县市区的中草药产业的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60余名参加了培训。山东省农村科技促进中心主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体系协同开展。中草药体系首席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王志芬研究员应邀主题授课,并捐赠科技书籍。山东省农村科技促进中心副主任宋玉丽研究员主持此次培训活动,她指出,此次培训班举办的目的就是为了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方案》,助力沂蒙革命老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推动沂蒙革命老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齐鲁中药材新名片。王志芬研究员做了题为“发展中药农业,打造鲁沂蒙三角药材区生态样板”的报告,分析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中药农业发展的新路径、沂蒙革命老区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等,提出了“变思路、转方向、强技术、树品牌”的发展思路。培训结束后,山东省农村科技促进中心和省中草药体系共同向参班学员赠送《山东中药农业生物资源》一书。该图书由省中草创新体系联合省内从事中药农业相关研究、推广与生产的100余位专家共同编写,介绍了山东省栽培面积较大的100余种中药材的中药学特性、植物物学特征、农学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采收加工技术等。学员们一致认为,此次培训班的...
发布时间: 2021 - 12 - 14
浏览次数:16
临沂中草药综合试验站与济宁试验站联合开展中草药                                         种植调研和技术服务活动   2021年11月29日,临沂中草药综合试验站站长张谦同志受邀,与济宁综合试验站同志们一起到邹城市城前镇联合开展中草药种植调研和技术服务活动。       调研组实地查看了城前镇雨山村土壤、空气、灌溉等条件,详细了解了当地群众中草药种植习惯现状,和镇村基层干部就发展金银花、丹参等种植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交流,对种植金银花品种、时间、采摘、加工处理等环节提出意见建议。在地生源皂角芍药套种种植基地,查看在地药材生长情况,与基地负责人就高产栽培、市场前景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活动不仅为地方中草药种植和基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也加深了体系内团队间的学习交流,共同为促进中草药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 2021 - 12 - 02
浏览次数:24
临沂综合试验站到平邑县开展试验基地对接工作 2021年10月28日,临沂综合试验站一行5人,在张谦站长的带领下到平邑县胜超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进行试验基地对接和技术服务。创新团队与合作社初步商定了五年合作规划和目标任务。团队成员与合作社负责人就金银花的高效生态管理和道地产区野生品种搜集进行了详细交流,并全面查看了试验基地种苗种植情况,参观考察了金银花种植基地的配套设施和深加工设备,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发展金银花的高效种植和管理技术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发布时间: 2021 - 11 - 09
浏览次数:81
东营试验站获批东营市首批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打造宣传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的新平台,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浓厚氛围,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开展了东营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创建活动。经单位申报、县区推荐、资料审核、现场核验等程序,确定山东省农业产业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东营试验站(东营职业学院)、东营广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为“东营市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东营市中小学生中医药文化研学游基地”,并发文公布。同时要求,各基地、单位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和社会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切实发挥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在弘扬中医药文化方面的战场作用,积极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东营试验站利用五年的时间,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进取意识、纪律意识,做好产业文章、创新文章、服务文章、人才文章。努力打造一支省内有重要影响的创新团队;构建起与东营中医药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推进落后的中药农业生产方式向生态化、现代化、高质化方向转变,显著提升中药材安全优质可控、高产高效可持续生产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支撑中医药事业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发布时间: 2021 - 08 - 24
浏览次数:19
全省中药材防涝抗风安全生产的技术指导意见当前全省中药材已进入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近期灾害性天气现象频发,特别是台风“烟花”的入侵,带来了大范围的大风暴雨,为有效减轻风、涝等灾害的影响,促进中药材安全生产,按照抢排积水防内涝、除草散墒防倒伏、科学用药防病虫的技术要求,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鲁中南药材产区区内的主要药材品种为金银花、丹参和徐长卿。金银花已进入枝条生长旺期,丹参进入根系增重期,徐长卿进入开花期,技术措施主要是以下3点。1、抢排积水。夏季天气炎热,金银花、丹参、徐长卿积水超过3天,易导致沤根烂根。涝灾发生后要尽快清沟通渠,放水排水,严重者应及时抽水,尽快减少田间积水时间,避免形成内涝。2、除草中耕。积水排出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对于覆膜的丹参田适当中耕破膜,提高土壤水分散失能力,防止沤根。对于倒伏的徐长卿地块,及时培土扶正,防止再次倒伏。3、壮株防病。重点加强金银花、徐长卿叶部病害(主要是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等)的防治,选择施用杀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哈慈木霉菌等、叶面营养肥磷酸二氢钾、黄腐酸钾、碳酸氢钾等进行预防保护。二、鲁东半岛药材产区区内主要药材品种为西洋参,目前西洋参已进入种子关键成熟期和西洋参根系增重期,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5点。1、抢排积水。整修遮阴棚排水系统。涝灾发生后,及时清淤排水,严重积水地块及时抽水,严防参床积水。积水易造成西洋参根腐病、茎腐病等的发生,导致植...
发布时间: 2021 - 07 - 31
浏览次数:12
中草药团队丹皮/白芍间作玉米高效种植模式验收观摩会在济宁举行10月21日,中草药首席专家团队研发示范的“丹皮/白芍间作玉米高效种植模式”测产验收及现场观摩会在济宁举行,来自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等7位专家对牡丹(药用部位称丹皮)、白芍和玉米进行了现场实打验收,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研究员任专家组组长。本次观摩会也是省农科院“到生产主战场上去”科技服务月活动内容之一。根据测产验收方案,专家组随机选取了取样田进行测产。结果表明:丹皮/白芍间作玉米种植模式下,牡丹根鲜重亩产达1054公斤,较对照(非间作)处理高68.4%;白芍地下鲜重(去芽头)亩产达1833公斤,比对照(非间作)处理高83.3%,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测产专家一致认为:间作套种模式充分利用了作物之间的立体空间、地下根系的分布规律,提高了光能、空气、水肥利用率,边行优势明显,达到了粮药双丰收的目的。同时中药材专用基质的使用代替了传统的化肥,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确保药材品质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该间作模式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可在药材主产区推广应用。
发布时间: 2020 - 10 - 26
浏览次数:58
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中药材科联合中草药创新团队赴安徽调研9月23-25日,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中药材管理科刘喜民研究员,省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及团队骨干,共同赴安徽亳州考察调研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考察团首先调研了闻名全国的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与商户进行交流;随后到保和堂(亳州)制药有限公司、安徽普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地方龙头实地考察,最后来到农机交易大市场和亳州市中药材种植基地调研。本次调研活动是在制定和完善《山东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之际,准确定位我省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通过现场调研,更加坚定了产业发展的信心,进一步明确了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目标,为加快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和科学规划发展,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助力我省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稳步迈进提供基础保障。
发布时间: 2020 - 09 - 27
浏览次数:45
中草药首席专家团队承担的“2019年度山东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通过验收8月28日,由省发改委组织成立的验收专家组对2019年度山东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道地药材白芍高效生态种植技术示范与推广”进行了验收。王志芬研究员作为引进人才进行了项目汇报。验收专家组听取了汇报,审阅了验收资料,经过问询与讨论,认为项目完成了申请书上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会后现场考察了实验室、白芍加工车间及白芍生态种植示范基地。该项目是山东省发改委为促进人才与产业发展深度对接融合,推动我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项目由鄄城县解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解氏药业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及销售的中药材专业公司,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以及国内的浙江、江苏、深圳、上海等地,是鄄城县唯一一家达到GACP出口级别的中药材种植及销售企业。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产品需求越来越大,现有规模无法满足需求,同时落后的种植模式限制了产品品质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公司迫切需要改变现有的种植模式,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从企业需求角度来说亟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进的人才—王志芬研究员是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拥有全省中药材产业最全的专家团队。项目建立的道地药材白芍高效生态种植技术、白芍间作技术、中药材专用有机质替代化肥技术、生态可降解地膜技术等,配套全程机械...
发布时间: 2020 - 08 - 31
浏览次数:39
省中草药创新团队栽培岗位专家对接国家体系专家,把脉文登西洋参产业7月16日-18日,栽培岗位专家单成钢研究员一行两人联合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药材创新团队岗位专家于毅研究员赴威海市开展西洋参生产调研,并开展夏季中药材生产技术指导。威海市是我国西洋参主产区,产量和品质均居全国前列,我院药用植物创新团队长期为当地西洋参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单成钢一行分别赴文登区张家产镇、荣成市虎山镇、临港经济开发区汪疃镇和乳山市诸往镇,对西洋参、高丽参、黄芩等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研,就相关中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指导,并就改进栽培模式,减轻多雨夏季病虫害危害程度进行了指导。随后,与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团队威海试验站一同安排了相关试验。文登区科技局、威海市农业科学院相关领导和技术专家,以及虎山农业合作社等负责同志和技术骨干参加了部分活动。期间单成钢一行还访问了威海市文登区道地参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宋政建董事长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文登西洋参产业研究院”实验室建设、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筹备,以及省园区提升工程项目执行情况等各项工作进行了交流,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发布时间: 2020 - 07 - 25
浏览次数:40
鲁渝合作项目工作进展交流会在我所举行为加强鲁渝合作项目双方团队间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中药材种植、加工及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6月29日至7月3日,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梁正杰科长、吴中宝主任等一行3人来我所访问交流。我所所长王月明、科研主任周庆新、药用植物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主任单成钢、中药材初加工创新团队主任韩金龙等参加座谈。会上,王月明所长介绍农产品所近年来的科研创新、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等情况,韩金龙就双方共同承担的2019年度鲁渝合作项目“黄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精准扶贫应用”进行了进展汇报。重庆药物种植研究所梁正杰科长介绍了重庆药植所人才及科研情况,双方就项目进展和下一步合作开展交流。会后,梁正杰一行参观了农产品所各创新团队实验室,并与科研人员进行了现场交流,并到团队泰山黄精和西洋参种植基地进行了现场考察。
发布时间: 2020 - 07 - 07
浏览次数:46
Copyright ©2017 - 2018 济南元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