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

News
Hot News / 热点新闻
2018 - 11 - 05
点击次数: 212
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团队荣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项目奖“近日,第九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颁奖大会暨首届多元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团队完成的“鲁丹参1号及配套高效生产技术推广”获得“优秀项目奖”。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设立,旨在奖励为调整产业结构做出突出贡献,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和转化科技成果,产学研紧密结合并已取得实效的优...
2017 - 08 - 04
点击次数: 177
由山东省农业厅主办的“山东省2017年中药材行业关键技术培训班”于7月18日在平邑开班。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研究员出席并讲话,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中药材科科长刘喜民研究员、临沂市农业局、平邑县组织部、平邑县农业局的有关领导参加开班仪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省(院)药用植物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王志芬研究员应邀参加并主讲。培训班由省农技总站的孟庆水副站长主持,来自平邑...
2017 - 10 - 18
点击次数: 324
2017 - 07 - 20
点击次数: 220
2017年6月15日,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应临沂综合试验站邀请来临沂检查指导中草药生产。  首席专家王志芬研究员一行在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刘飞副院长、张谦站长及团队主要成员的陪同下,先后到沂南县山东德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山东临沂民发农机装备公司、临沭县统一合作农场,对树莓、丹参、栝楼等生产及山区小型机械装备情况进行了考察调研。 &...
2018 - 10 - 09
点击次数: 134
2018年丹皮/白芍间作玉米高效生产技术验收会在济宁举行9月27日,省农业厅组织省内专家,对省产业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实施的丹皮/白芍间作青贮玉米高效生产技术示范田进行了玉米、丹皮和白芍的现场实打测产验收。示范田位于中草药创新团队济宁试验站试验田内,示范面积15亩,专家组对整个示范田进行认真考察后,按照测产方案进行了实打计产。验收结果表明,丹皮/白芍间作玉米种植模式下,玉米(品种为鲁宁184)亩产干...
2017 - 11 - 04
点击次数: 113
各创新团队:为贯彻落实全省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座谈会会议精神,经研究,决定依托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创新团队”)实施“1151”工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开展1次产业调研。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实际,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切入点,立足“为什么转?往哪转?怎么转?”,突出“四新促四化”,研究本产业哪些是落后动能,哪些是急需的新动能,如何培育新动能等问题,并形成调研报告,择优推荐呈报有关部门...
2017 - 09 - 18
点击次数: 212
微博 / WeiBo
News 新闻详情

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日期: 2020-09-26
浏览次数: 33

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前不久,工信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2部委共同发布《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明确七大任务,对我国中药材资源保护和中药材产业发展进行全面部署。这是第一个关于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国家层面对中药材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始兴起中药材种植热,但由于种植不规范、技术水平落后、管理粗放等原因,中药材品质良莠不齐,重金属含量超标、农药残留等一系列问题愈演愈烈。

    为此,国家食药监局自2002年开始推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及《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从种植资源选择、种植地选择一直到中药材的播种、田间管理、采购、产地初加工、包装运输以及入库整个过程中,鼓励规范化、科学化种植。

     一、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种植分散,规模效益较差、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由于药农实力有限,种植分布分散,成片种植少,集约化程度较低,正如江西泰和县的车前子,家家户户像种花生一般,难以标准化。另外,药材种植区域多在山区,信息和交通落后造成种植难以规模化,好比曾为“药材生产红旗县“的重庆巫溪,太白贝母、大宁党参等特色品种,目前种植规模太小,批量供应能力很低,在市场交易中难以形成气候。

    2、重视生产,不重技术与管理,造成质量较次。很多基地重产量轻质量,滥用化肥、农药,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同时也缺乏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不能保持对中药材在正常生长过程中的监测预报与田间管理,好比石柱黄连基地,很多连农疏忽基地管理,出现各类黄虫病害,甚至出现了政府在黄连种植基地上给予的化肥补贴,农户用于种菜。

    3、只管生产,不管市场行情,信息闭塞。一些基地或盲目跟风,重复建设,如三七高价位时候,卖厂卖房凑钱去文山包地的大有人在。或埋头发展生产,不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与前景分析,种植品种单一,价贱滞销,如江西栀子丰产不丰收。

    4、买卖双方不透明,种植与销售脱节。中药材种植生长管理较为粗放,供需信息交流不畅,缺乏长期的利益供给机制,价格起伏幅度过大,阻碍了中药产业健康发展。

    二、中药材种植业未来几年的前景

    近年来,我国的中药材种植面积逐渐增大,种植者大多是农民和有合作社的个人,如何提高种植效率,让种植者获得更多的利益。应该从植物栽培学方面仔细把握药材植物种植特点,品种,水肥,气象地理,市场预测,用工及管理等。下面小编为你分析一下我国中药材种植业前景。

    1、资源和需求量决定种植效益。中药材市场、制药、出口等成大幅上升事态,几十个中药材品种需求量以万吨计算,我国第三季度中药材出口2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0%左右。随着野生资源的消耗,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越来越大。

    2、粮棉油价格升高。生产资料涨价,势必带来中药材合理回价,其他经济种植业,如绿化苗木更是一路顺风,这已经给药农带来了喜悦和效益。

    3、种植中,人工费用高。以今年新疆红花采摘为例,每个早晨每个工人只能采一公斤左右,工时费比往年高出几倍,花钱雇工使药农苦不堪言。雇工难,价格高,提高了中药材的种植成本。

    4、环保绿色观念日益增强。中药治病治本推动了中药材产业商机大步走向世界。前不久超级细菌的抗药性和耐药性又一次旁击了中药界。

    5、预防和保健意识。历年来防非典禽流感的防控战役中,中药在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药材白芨、枸杞、板蓝根等,正逐步走向百姓生活,各种中药新产品不断研制成功,为百姓防病治病屡见奇效,使得中药产业闪烁新亮点。

    6、其他方面,水灾、冻害、病虫害、严重地冲击着中药材种植业,但局部性较大偶发性强,往往使药农血本无归苦不堪言。近几年,药材种植机械化,播种、收割、喷药、施肥等现代化程度迅速提高,给药农带来了许多福音,尤其是种植大户,有些地区国家还提出政策来专项扶持药农种植。

    8、乐观看市场。多年来运营商和药农积累了不少规律,另外国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产品流动,为此我们可以说药农亏本、药材烂死的现象难以再现。



上一篇:无下一篇:无
相关新闻: / 相关新闻: More
2018 - 11 - 05
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团队荣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项目奖“近日,第九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颁奖大会暨首届多元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团队完成的“鲁丹参1号及配套高效生产技术推广”获得“优秀项目奖”。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设立,旨在奖励为调整产业结构做出突出贡献,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和转化科技成果,产学研紧密结合并已取得实效的优秀项目,属于全国技术市场的最高奖项。本次获奖项目“鲁丹参1号及配套高效生产技术推广”是在育成鲁丹参1号新品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了大垄双行高效栽培技术,并在山东省及周边技术应用,获得了最高606公斤的单产记录,推广应用后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丹参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7 - 08 - 04
由山东省农业厅主办的“山东省2017年中药材行业关键技术培训班”于7月18日在平邑开班。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研究员出席并讲话,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中药材科科长刘喜民研究员、临沂市农业局、平邑县组织部、平邑县农业局的有关领导参加开班仪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省(院)药用植物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王志芬研究员应邀参加并主讲。培训班由省农技总站的孟庆水副站长主持,来自平邑的120余位新型职业农民及12各乡镇农技站长参加了培训。  高瑞杰同志指出,山东是中药材生产大省,许多药材品种在全国具有独特优势,近些年来,中药材产业呈现出快速稳健的发展态势,逐步迈入园区化种植增效、产业链延伸增值、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消费需求量持续增加,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产业链不断延伸,区域集约化、规模化步伐加快,目前我省中药材产业正处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
Copyright ©2017 - 2018 济南元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