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赤灵芝仿野生栽培
张冬梅
泰山赤灵芝驰名中外。仿野生栽培是在模拟自然条件下进行人工生产,其产品不但具有野生泰山赤灵芝的外观,且能积累更多的干物质,提高药用活性成分的含量。由于适当控制光照,又能加快胞壁色素的沉积,与野生泰山赤灵芝相比,相差无几。
1原料配方
用阔叶树木眉或棉籽壳(或各用50%)作培养料,配料时,按原料干重计,另加麦麸10%~15%(不能超过20%),白砂糖10%(不能超过20%),石膏粉1%,尿素0.1%(不能超过0.2%),还可以在上述原料内加入微量水溶性锗化台物,如二氧化锗或正锗酸钠(20mg/kg~100mg/kg),经生物转化作用,可提高赤灵芝子实体内有机锗的含量。
2装袋接种
将原料充分混匀,用清水拌合,料水比为1:1.4~1:1.5,用50%过磷酸钙溶液调p至6~6.5,装入30cm×17cm聚丙烯塑料袋内,每袋装干科0.5kg,扎口后在100℃常压下灭菌8~10小时,待料温冷至30℃时,在无菌条件下接入泰山赤灵芝菌种。
3发菌管理
将菌袭移入经消毒的暗室内进行闭光培养.温度控制在26~28℃,环境湿度保持在70“左右,闭光培养的目的是为了加快菌丝生长,防止过早分化菌蕾,使子实体形成的同步性好,有利于后期畦床管理。经1个多月,菌丝可在袋内长透。将菌丝块取出,即可供移栽用。
4仿野生栽培
4.1建畦
场地最好选择在树荫下,要求在排求和通气良好的场地建畦.眭宽80cm,长6m深35cm,把土翻到畦两边,畦底整平.畦四周培成8~10cm高的埂,畦与畦之间留80cm过道,过道上挖排水沟.畦做好后风干7~8天,翻出的土打碎留做覆土。
4.2栽植
栽植前用敌敌畏喷洒畦床灭虫,再用浓石灰水把畦床刷洗一遍,然后将发好菌丝的赤灵芝栽培袋脱袋,直立排于畦内,菌棒间距8cm,其间隙用灭过菌的碎土填平,整畦捧满后,畦面覆七3cm,用木板刮平。3~5天浇一次透水,直至畦内存水2cm为宜。
4.3盖膜
栽培完后,在畦埂上用细竹竿搭小拱棚,覆盖薄膜,如果遇春寒温度过低时可加盖草帘保温。
5栽植后管理
泰山赤灵芝生长发育需要温度偏高,畦内湿度较大、空气流通的环境。畦内温度要保持稳定以26~2B℃为宜,超过30℃时在畦两头揭膜通风降温,低于20℃可加盖覆盖物保温。若通风不好,易发生杂菌污染,畦内二氧化碳浓度偏高,
易产生畸形芝.畦内只要掌握好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照,10天左右即可出现原基。
6出芝后管理
6.1光照
泰山赤灵芝属向光型,在出芝生育期间,芝盖正常生长与光线有很大关系,因而要有3分阳光的透光率,最好固定一定的光源。光照在正常温度下易掌握,温度低在加盖覆盖物时,千万注意固定一定的光源位置,以防产生崎形芝。
6.2 温度
原基形成后,畦内湿度保持在85%~90%,过高要透风阵湿,过低要进行喷水。由于受畦外气候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春季气候干燥,喷水保湿非常关犍。用水的原则:勤喷、少喷、喷匀;晴天多喷,阴天少喷,雨天不喷。如喷水不当或次数频繁,会造成芝盖再分化,产生子母盖。因此,当芝盖充分展开并开始出现孢子粉时,只保持畦内湿度.不可直接往菌盖上喷水,以免冲掉孢于粉,影响泰山赤灵芝的商品质量。
6.3空气
泰山赤灵芝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都需要充足的氧气,因此在管理上既要保温保湿,又要通风透气。特别在原基形成期间.若遇高温,通气不好,会导致大量畸形芝的形成。所以畦栽盖膜时,膜的四周要用砖压好,不要用土封,底部每隔2m一块砖,把薄膜撑起,以利通风换气。
7适时采收
在正常情况下,从现原基到菌盖成熟需要20天左右时间,这时菌盖充分展开,有大量孢子粉,边沿无白粉,整个菌盖颜色赤红,色泽均匀时即可采收。用小刀在培养料基部割下,清除残留部分,及时晒干或烘干,.防止霉烂变质,以免影响出售。
商品泰山赤灵芝的出口标准:芝盖表面孢于粉多,颜色赤红,边沿无白色,无畸形,菌盖平屉,朵形完整,芝盏环纹明显,芝柄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