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创新团队开展“白芍-小麦/玉米宽垄间作模式”
示范测产活动
![中药材创新团队开展“白芍-小麦/玉米宽垄间作模式” 示范测产活动 中药材创新团队开展“白芍-小麦/玉米宽垄间作模式” 示范测产活动]()
6月7日,省中草药体系中药材创新团队在我国白芍主产区菏泽开展“白芍-小麦/玉米宽垄间作模式”示范测产活动。邀请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刘喜民研究员、省中医药研究院林慧彬研究员、省农科院张锡金研究员、菏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向阳研究员等5位专家对鄄城“白芍-小麦/玉米宽垄间作模式”示范基地进行了小麦现场测产。
“白芍-小麦/玉米宽垄间作模式”是以白芍起高垄种植,小麦/玉米垄间平作种植的新型种植模式。白芍行垄宽1.5m,垄高40cm,种植3行白芍;小麦/玉米行宽1.5m,种植7行小麦或3行玉米。
专家组在听取了团队关于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后,考察了白芍间作小麦示范田实际情况,根据验收方案,专家组进行了测产,结果表明:白芍间套小麦/玉米种植模式,配合施用体系自主研制的中药材专用有机基质,小麦亩产达269.7公斤,亩增经济效益700~800元。
“白芍-小麦/玉米宽垄间套作模式与技术”是中草药体系研发并入选山东农业主推技术,目前已在白芍核心产区鄄城进行推广应用。专家一致认为:在保证白芍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小麦及玉米两季收益能够填补白芍生长期内没有任何收益的空白,增加了企业或农户的经济收入,显著降低了企业和农户的经济负担,对推动鲁西南黄河滩区白芍产业发展,更好协调粮药争地矛盾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中药材专用基质的施用显著降低了白芍-小麦/玉米生产系统的化肥、农药的用量,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提升药材品质的同时展现出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中药材创新团队开展“白芍-小麦/玉米宽垄间作模式” 示范测产活动 中药材创新团队开展“白芍-小麦/玉米宽垄间作模式” 示范测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