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草药体系聚焦产业振兴,持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为扎实落实鲁农科教[2022]17号“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乡村振兴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研究攻关的通知”要求,近期中草药体系先后赴青岛、临沂等地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园区开展系列考察调研和科技指导服务活动,持续推进中药农业主推技术完善升级工作。
6月中旬以来,首席专家团队联合临沂试验站和即墨综合试验站先后考察调研了平邑300亩丘陵丹参示范基地,胶州1000亩荒山丹参种植基地,即墨20000亩平原丹参种植基地和500亩白术种植基地等。丹参种植采用了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模式,收到了显著增产提质效果,在推广转化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砂姜黑土种植丹参适耕期短,地膜覆盖难操作;二是缺苗与发苗不整齐;三是荒山杂草危害严重,防除人工成本颇高;四是丹参连作与倒茬接续技术缺乏;五是收获后的丹参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杂草等杂质含量高,霉烂变质严重。体系研究提出,一是适期适墒提前起垄覆膜,由翌年的3月上旬至4月上旬,提前到当年的10月中旬至封冻前,土壤墒情适宜时,及时机械一体化起垄覆膜,保墒防草。二是壮苗移栽,膜上移栽前,剔除病苗弱苗残苗,确保移栽苗整齐健壮,克服缺苗与苗不整齐现象。三是优化丹参两年免移栽种植与倒茬接续技术,提升丹参周期性生产的效益;四是荒山丹参收获后,播种黄芪压草抑草,降低人工成本;五是提升丹参精准收获技术和产地干燥分离净制技术,降低杂质率,避免霉变腐烂。
![省中草药体系聚焦产业振兴,持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省中草药体系聚焦产业振兴,持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省中草药体系聚焦产业振兴,持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省中草药体系聚焦产业振兴,持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省中草药体系聚焦产业振兴,持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省中草药体系聚焦产业振兴,持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省中草药体系聚焦产业振兴,持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省中草药体系聚焦产业振兴,持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白术基地借助丹参大垄双行模式种植,存在主要问题:一是微群体密度偏大,植株生长受抑制;二是病害发生严重,根腐病发病率约达10%;三是草害较为严重。体系研究提出:一是提高白术种栽质量,选用无病虫侵染、无机械损伤的新鲜健壮种栽,栽植前用杀菌剂处理。二是合理密植,由垄宽85cm,垄面种三行,株距10cm,改为垄面种2行,株距8cm,交叉栽植,降密度壮个体,增抗性;三是黑地膜覆盖,保墒防草;四是选用氟咯菌腈防治田间根腐病;五是雨季注意排水防涝,改善群体小环境,降低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