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体系持续助力山东西洋参产业高质量升级
山东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
为破解制约西洋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3月10-11日,中草药体系首席专家王志芬、副首席韩金龙、栽培岗位专家单成钢赴我省西洋参主产区威海市文登区开展产业调研。文登区农业农村局省级农业产业园发展中心主任谷召俊,原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鞠在华,道地参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政健,文登区农业农村局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黎明等陪同。
![中草药体系持续助力山东西洋参产业高质量升级 中草药体系持续助力山东西洋参产业高质量升级]()
调研组先后到威海市文登区道地参业发展有限公司、威海市文登传福参业有限公司等地方龙头企业座谈,与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交流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前往40年前西洋参引种试验基地口子李村双顶山现场考察,参观参源馆和当时农具存放间,重温西洋参产业发展历程。
文登西洋参经过40余年的发展,从8粒种子引种开始,到6万亩规模,产量占国内总产的60%以上,已成为山东中药农业发展的一张名片。先后荣获“中国西洋参之都”“全省优质西洋参生产基地”等称号。随产业发展,一些瓶颈问题日益凸显,如参株自毁、重茬现象、参粮争地、产品附加值低、定价权缺失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参业高质量发展瓶颈,助力产业升级级建设是中草药体系一直在关注并持续为之努力的重点之一。
2015年中草药体系启动会在文登召开,拉开了体系与威海地区西洋参合作的序幕,先后联合举办第一届中国(文登)西洋参文化节暨高峰论坛、全省中药材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会、推进中药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座谈会、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两院协同创新推进会、中国中药协会人参属专委会年会等重要会议;开展了产地生态因子对西洋参品质特性的影响、遮荫设施升级改造技术、西洋参连作土壤修复技术、土壤培肥改良技术、西洋参主要病害发病机制和防控技术等相关科研工作;并同步承担了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协同创新工程、省农业良种工程、省农业园区提升工程、威海市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7项,共建了博士科研工作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合作创新平台,获得厅级科技成果奖励2项、省农业主推技术2项、制定西洋参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5项、发表论文13篇,有力推动了文登西洋参的产业发展。
![中草药体系持续助力山东西洋参产业高质量升级 中草药体系持续助力山东西洋参产业高质量升级]()
![中草药体系持续助力山东西洋参产业高质量升级 中草药体系持续助力山东西洋参产业高质量升级]()
![中草药体系持续助力山东西洋参产业高质量升级 中草药体系持续助力山东西洋参产业高质量升级]()